上海2018年10月16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在由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發起的“2018金融區塊鏈創新應用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中,萬向區塊鏈聯合中都物流申報的“汽車供應鏈物流服務平臺”,在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2018金融區塊鏈創新應用優秀案例”。10月10日,在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舉辦的“2018金融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峰會”上,萬向區塊鏈行業應用事業部負責人趙子龍受邀出席活動,現場領獎,并對該實踐案例進行了經驗分享。
區塊鏈技術現在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它是由點對點通信、共識算法、密碼學、智能合約等計算機科學技術組合而成的一種鏈式追加存儲結構的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去中介化、自治、開放等特點,被稱為“賦能萬物的事實機器”。區塊鏈的技術特性,決定了其適用于需要“多方博弈”、“多方信任”的場景中,其上的“激勵”和“治理”機制有助于去除壟斷,實現多方共贏。
而這,也催生了各行各業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各自業務痛點的契機。但正如趙子龍在會議上所說“不要為了區塊鏈而用區塊鏈”,區塊鏈的應用是有原則的:一是區塊鏈僅存儲需要全體共識的數據,二是智能合約僅定義需要全體驗證的業務規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也在會議上指出,區塊鏈本身是一項中立技術,是被需求所決定的。
那么,汽車供應鏈物流這個場景適合使用區塊鏈技術嗎?區塊鏈能為這個業務場景帶來什么改變呢?
趙子龍在會議演講中分析了當前整車物流面臨的幾大挑戰:一是各類傳統紙質單證交接流轉時間長、成本高、易污損、易丟失,下游承運商信用相對較低,融資難融資成本高;二是日趨普遍的多式聯運模式下,各承運商間銜接和配合難度增大;三是運輸業務上下游核算對賬周期長,承運商的平均應收款賬期很長;另外,在B端業務中,每個企業都將自己的數據視為自己的核心資源,不愿與他人共享自己的隱私數據,從而形成“信息孤島”。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現有技術體系下,難以得到有效解決,而區塊鏈技術的機制和特性,為這些問題提供了極佳的解決方式。
據介紹,“汽車供應鏈物流服務平臺”正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來,該平臺由萬向區塊鏈自主研發,并與中都物流在商業模式、品牌等方面進行合作。
在平臺上,各企業間可以實現合作協同,鏈屬企業都會參與到里面,在平臺上負責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實現數據共享,提高運作效率。其次,平臺生態實現了業務穿透,平臺記錄的是關鍵數據指紋,并貫穿整個業務始終,保障數據真實可靠。此外,該平臺保證了各個業務方的數據主權,平臺利用非對稱加密確保業務數據歸屬業務相關方所有,非相關企業和平臺方無法觸及。最后是聯盟治理,平臺有一套支持并鼓勵更多核心企業加入聯盟的治理機制,有利于快速形成行業生態,同時,平臺方不參與任何經營決策和運作,也不會觸碰任何一個鏈上企業的數據。
比如,在乘用車整車物流場景中,汽車從工廠到4s店的運輸過程中有很多參與方。在萬向區塊鏈“汽車供應鏈物流服務平臺”架構體系中,各參與方在這個平臺上形成一個共同記賬的機制,同時,平臺會和很多企業的系統進行對接,把企業的運營數據通過平臺進行發布和加密傳輸所有參與方看到的是同一本賬本,不會有時差和誤差,實現業務數據的實時共享。平臺也有對賬和結算過程,整個過程中沒有繁瑣的單證收集、來回對賬、郵件確認等,非常快捷。未來,承運商也可以將訂單、發票等業務存證上傳至平臺上,進行拆分傳遞并融資。
根據趙子龍的進一步介紹,這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汽車物流平臺,除了能提高效率、節省成本外,還能降低承運商的融資成本。在這個平臺上,每個參與方都會在效率、成本、收入、融資成本等方面獲得相應的收益。
除汽車供應鏈物流外,萬向區塊鏈在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金融、大宗商品貿易、物聯網等方面亦有布局。任何一個技術的研發、應用和落地,都離不開對產業的服務,包括金融在內。區塊鏈只有做到了與產業相結合,才更加有價值。期待未來更多的區塊鏈應用出現,真正地為經濟社會發揮作用。
在“2018金融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出席會議并發表了主題演講,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史德年代表主辦方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