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智能生活”創科比賽啟動
香港2018年10月23日電 /美通社/ -- “潼湖科技小鎮旗下具有知識產權的碧合平臺,在有行業‘奧斯卡’之稱的亞太ICT大賽上獲優秀獎。”碧桂園集團產城發展事業部產業發展總經理李易衡在香港“大灣區智能生活”創科提案比賽簡介會上介紹,潼湖科技小鎮是碧桂園集團在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標桿案例,僅上個月第一期開園便應用了50多個系統、160個應用場景。這意味著小鎮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業者提供應用場景,助力項目創新發展。
近日,由香港《明報》舉辦,碧桂園集團全力支持的“大灣區智能生活”創科提案比賽簡介會在香港港麗酒店舉行。該比賽旨讓香港年青人以開發態度與科創智慧,將概念化想法形成提案或產品,并推動科創產業來打造智慧城市以及提升生活質量。此外,創業團隊參賽不僅可以實地考察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創環境,還有可能夠獲得較高10萬港幣的獎金。
科技改變生活
搭建平臺助力青年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對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市民生活質量都至關重要。香港行政長官在去年及今年的施政報告都大力推進科創及科技的發展,指出應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將香港打造成國際科創中心,并透過政府、商界及學界的跨界合作,達到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
“為推動青年創新創業,我們愿意搭建機會平臺。”明報集團有限公司營運總裁甘煥騰在會上表示,“青年人是社會的未來,我們愿意與社會各界搭建平臺,為下一代的不斷創新做出努力。”同時,他指出本次的“大灣區智能生活”創科提案比賽僅僅是開端,未來《明報》將聯合如碧桂園集團等社會各界的力量,一同提供更多機會。
“科創不僅改變生活,也是城市發展的新動力”,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青年委員會主席、中廣核能源助理總裁李健表示,“我們委員會今年也以科創為主題,全力支持青年創新創業。”
本次比賽意圖通過創新的作品或者APP等應用產品,帶動科技的發展,讓大家能夠享受大灣區智慧城市的智能生活。比賽面向香港各專上院校的全日制學生,要求團隊需以“大灣區智能生活-科創提案”為藍本,設計出創意方案,并將概念化思路轉變成為提案。比賽研究方向可以從“智能家居,智能機器人及AI系統”、“智能空間,資訊設備和傳感裝置”、“綠色智慧生態建設”、“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出發。
重磅的是,參賽的同學將有機會參與大灣區科創兩天一夜考察團,實地感受各地創業氛圍。參觀地點包括深圳大學、碧桂園·潼湖科技小鎮以及其他高校或科技園區。另外,本次比賽的獎金池高達19萬港元,勝出者較高將獲得10萬港元。
智慧城市成科技發展新風向
潼湖科技小鎮開放平臺提供創新應用場景
“看過很多優秀的作品,但是部分就是沒法落地。”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創新是沒錯的,但是要懂科技的方向,才能把握住機會,才能真正把科技應用到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推動社會進步。
對于科技的創新實踐方向,碧桂園集團李易衡表示,“當前,智慧城市成為發展新風向,預計未來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據資料顯示,智慧城市模式伴隨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網絡信息化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載體,為其提供技術保障。2014年中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達到2060億元,預測在2021年投資規模將達到12341億元。據公開數據整理,2017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已達到6萬億元,到2021年將形成18.7萬億元智能城市市場大蛋糕,吸引更多領域進入其中。
李易衡以潼湖科技小鎮為例,介紹智慧城市的打造方式,分別從智慧交通、智慧安全、智慧能源、智慧市政、基礎設施、智慧樓宇、系統集成等多個方面進行說明分析。小鎮以場景應用為依托,結合物聯網、互聯網、聚合支付和大數據分析等高科技技術,將科技、創新、智慧、生態融合為一體。
在上個月開園的第一期便應用了50多個系統、160多個應用場景。這意味著小鎮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業者提供應用場景,助力項目創新發展。李易衡還以碧桂園碧合平臺獲獎為例,說明小鎮場景應用的可行性與先進性。2018年10月13日,APICTA 2018 第18屆亞太信息通訊科技大獎賽頒獎盛典在廣州成功舉行。其中碧桂園碧合平臺經過層層角逐,最終斬獲APICTA2018優秀獎。
此外,潼湖科技小鎮歡迎香港青年到小鎮發展,如有合適的、符合標準的項目入駐,可享受3年免租。 除了提供平臺和資金助香港青年學以致用,日前,碧桂園集團旗下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向香港科技大學捐贈2億港元,助推港科大研究及培養更多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以促進香港及內地的創新科技發展,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邁向知識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