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11月13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11月4日至11月10日,由20多名中國企業家組成的商務代表團在德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訪問,以探討深化中德在工業數字化和創新方面的合作。代表團成員來自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CEC) 的中國綠公司聯盟(綠盟),該俱樂部以推動企業家精神社會化、和推動經濟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機構使命。
2017年,中國成為德國較大的貿易伙伴。中德兩國政府已達成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之間的戰略合作協議。這兩個國家在制造業如電機、汽車、新能源、電動汽車以及信息科技、節能環保方面擁有強大的業務聯系。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綠盟代表團這次海外考察著重探討德國的制造業創新、工業數字化和隱形冠軍,并與德國公司在這些領域發展進一步商機。代表團所在企業主要在制造業、金融和環境服務領域。為期一周的行程包括9站商務訪問,了解了庫卡機器人公司迭代創新與德國的工匠精神,探訪了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的經營之道、拜騰從0到1的創業創新、戴姆勒對工藝的精益求精以及數字化、綠色可持續的制造、柏林工廠 (Factory Berlin) 對初創公司的培植、SAP 的智能企業策略、西蒙致和對“隱形冠軍”的深度解讀以及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 (GTAI) 對中德商務合作的促進。
11月10日,代表團來到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聽取了史明德大使關于中德經貿合作、德國工業4.0、德國制造業等方面的講話。中國駐德國史明德大使表示2017年,中國成為德國較大的貿易伙伴,貿易額超過1800億歐元,比英、法、意總和都多。在投資并購方面,中國對德國投資占對歐投資總數的一半以上。史大使表示,德國當代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及對品質的精致追求是值得中國企業借鑒學習的,但是模仿學習之后,一定要自主創新。企業家們代表先進的商業生產力,要為經濟建設服務。使館促成了很多中國項目與德國的合作,也將繼續為中德經貿合作牽線搭橋。代表團企業家們就歐洲企業并購政策、中國對德投資發展趨勢和中型企業走出國門,促進中德企業合作和史明德大使及公使參贊王衛東咨詢了意見。
作為中國高速成長期企業的代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綠盟代表團成員通過為期一周的緊密行程,在觀摩切磋的同時,通過與參訪企業及內部的密集討論,審視分析了全球數字化時代自己行業的難點痛點及特殊優勢,探尋了中國隱形冠軍之路。同時對于中德企業家經營之道及商業精神的互動互享,也做了一段頗具意義的思索和實踐,為日后與德國企業的深化合作,做了良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