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8年11月20日電 /美通社/ -- 日前,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世界城市經濟論壇”在天津開發區于家堡國際金融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領域的500多位專業人士參加本次論壇,共同探討世界各地在城市發展方面的先進理念、前沿訊息、國際標準和較佳實踐。
本次世界級高規格活動以“城市集群 · 科技賦能 · 金融創新”為主題,吸引了近40位國內外行業領袖、著名專家和學者、以及知名商業伙伴作為演講嘉賓,從投資、金融、科技角度探討如何推動城市發展。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一系列前沿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推動未來城市的創新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其中,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當前,全球貿易壁壘增加、地緣政治風險和政治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有所上升,各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在此情況下,各地政策制定者需要未雨綢繆,加強全球政策協調應對;市場和行業也需要攜手共進,加強交流協作,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為全球經濟復蘇創造良好的基本面。”
城鎮化是全球范圍內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到2030年,全球33%的居民將生活在城市;而到2050年,這一比例會上升至70%,即超過60億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RICS首席執行官 Sean Tompkins表示,大規模的城鎮化、中產階級的崛起、技術的更新迭代將成為2030年全球城市變革的關鍵驅動因素。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前沿科技的應用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通過信息-物理融合的系統提升人類的智能和體驗,改變生活方式、升級產業結構,進而改變城市和企業的運轉方式,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化,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成為城市規劃和管理者的關注重點。RICS認為,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RICS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Pierpaolo Franco表示,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已經制定了智慧城市相關的政策,鼓勵公私機構對該領域的投資,利用現代科技提升城市、建筑以及基礎設施的宜居性和可持續性。許多智慧城市政策會考慮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兼顧城市的智能化和綠色化。世界各地政府之所以積極推行智慧城市,是希望通過智能科技創造就業和財富,提升城市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目前中國有200多個城市被納入智慧城市試點項目。
全球城市化的發展也帶來很多棘手問題,例如環境污染、能耗過快、交通擁堵、中產階級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等,需要與城市規劃、開發、建設、運營相關的所有利益相關者攜手協作,利用目前可用的創新數字化工具,改變目前的商業模式,進而推動整個行業做出改變。作為一家全球性的專業機構,RICS很早就對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進行預判,并據此制定相關國際標準,前瞻性地指導專業人士提升技能和知識,以此促進各地的城市發展。
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在1868年成立,源于英國,足跡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RICS致力于在土地、房地產、建造和基礎設施開發和管理領域推廣和執行較高的專業認證和標準。本次世界城市經濟論壇是RICS年度全球巡回活動“世界建筑和環境論壇(WBEF)”的延續,也是明年5月在美國紐約舉辦的WBEF論壇的預熱,繼承了其所關注的城市和建筑行業挑戰相關問題,得到了行業的積極呼應。該活動由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測繪學會、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中國土地估價師與土地登記代理人協會、中國土地學會、亞洲非上市房地產投資協會、首創置業、中融長河資本等單位支持和贊助。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縮寫為TEDA,音譯為“泰達”),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首批14個開發區之一。自1997年起,綜合經濟指標和綜合投資環境在開發區中持續保持領先。天津開發區位于京津冀產業布局軸帶中核心的位置,是濱海新區地理位置和發展戰略的核心區,是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標志區。天津開發區致力于打造與國際慣例和國際市場接軌的“仿真國際投資環境”,經過34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一個配套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社會安定的宜居型生態新城區,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