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8年11月30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11月21日、23日,由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及認證機構SGS主辦的“污染場地前沿修復技術與風險管控專題研討會”于天津、廣州兩地圓滿召開。會議吸引300多位環境、規劃、設計等學界專家和專業學者,以及城市建設、城市開發、投資運營等行業的資深人士出席。
SGS中國EHS服務部總監黃進輝分享了“環境指紋圖譜鑒定技術在石油類污染場地中的應用”,并詳細闡述了環境法醫的概念。他表示,每一種油品基本上都有其特定的組成分布,就像人的指紋一樣獨一無二,如果能夠找出彼此的差異點就可以判斷污染源。
SGS EHS場地組經理邱愛華圍繞“地下油品儲槽系統土壤氣體監測方法”,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土壤氣的基本概念,并且通過2個項目案例說明了不同土壤氣采樣的特點情況。
SGS EHS技術經理歐冬妮博士深入解讀了GB36600-2018《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和GB/T 14848-2017《地下水質量標準》中土壤和地下水的監測分析方法,分享了SGS環境實驗室污染場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檢測案例。
參會的某環保科技公司土壤修復工程師表示,在這次會議上,他不僅看到了目前最新的場地調查和風險控制技術,而且在與專家的直接交流也解答了他的一些疑惑,是一次非常充實的會議。
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現狀堪憂,部分地區污染較為嚴重,并且不斷有新的化學污染物被發現。因此,土壤污染防治是一個長遠而艱巨的過程,進行土壤污染檢測成為了這個過程中的關鍵一環。作為國際公認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服務能力覆蓋面廣,從農產食品、生命科學、生活消費品、礦產、石化、工藝程序,到最終的環境樣品,都能夠提供全方位的檢測技術服務。例如,SGS建立的土壤和地下水二噁英、烷基酚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有機錫化合物、全氟化合物等有機污染物分析技術,能高效、準確地檢測不同環境介質中的痕量內分泌干擾物,可為識別場地污染物分布特征、評價和管理場地環境風險提供評判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