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8年12月13日電 /美通社/ -- 隨著國民財富的不斷積累、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正向著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人們對于理財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加,并且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態勢,財富管理行業進入2.0時代。
聚焦互聯網與財富管理行業的融合創新,第二屆騰訊理財通金企鵝獎暨財富高峰論壇將于2018年12月15日在深圳舉辦。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將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在論壇上發布《2018年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深度剖析中國財富管理產品迭代革新路徑,解讀財富管理行業的2.0時代轉型方向。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殷劍峰也將在論壇上對報告進行發布并解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互聯網理財指數自2013年來首次下滑,預示著強監管下互聯網理財迎來洗牌,行業回歸本源正當其時。隨著不合法合規的平臺被逐漸淘汰,消費者將更加關注合規穩健的理財平臺。
強監管推進行業洗牌
合規穩健理財平臺將更受關注
《2017年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顯示,互聯網理財指數由2013年的100點增長到2017年的695點,四年時間內增長了近6倍。互聯網理財規模由2013年的2152.9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15萬億,增長近15倍。
相對此前的蓬勃發展,互聯網理財行業卻在2018年出現下滑拐點。《2018年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互聯網理財指數由2017年的695點下降到563點,降幅明顯。這是互聯網理財指數自2013年來首次下滑。
對此,報告分析,在本輪強監管下,互聯網理財市場發展受到一定沖擊,監管成本提升,經營較差的互金平臺被迫退出市場,互金平臺數量和互聯網理財規模縮小,互聯網理財指數下降。典型案例如P2P托管規模的大幅下滑等。
但從長遠看,監管趨嚴卻有利于互聯網理財健康規范發展,推動行業正本清源。隨著監管框架的完善,不合法合規的平臺被逐漸淘汰,互聯網理財回歸本源,行業生態將進一步優化,消費者將更加關注合規穩健的理財平臺。
自2014年1月微信錢包上線以來,騰訊理財通作為騰訊唯一官方理財平臺,至今已經陪用戶走過第5個年頭。5年來,騰訊理財通的用戶與資金保有量規模持續增長,并且實現了產品結構的豐富與完善、服務的定制化與個性化轉變,在探索“精選互聯網理財平臺”的路徑上漸入佳境,行穩致遠。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騰訊理財通用戶數超過1.5億人,資金保有量規模突破5000億元。
需求升級、供給優化
財富管理行業邁入2.0時代
伴隨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財富的積累,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正發生重大轉變。對此,報告從微觀角度切入,全面分析了當下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供需雙方四十年間的變化。
具體而言,需求方出現財富升級,居民儲蓄率大幅提升,居民可投資資產規模飆升、品種日益多樣化,家業傳承成為始于改革開放的創業群體面臨的主要問題。面對財富管理市場需求的增長、財富的升級,作為財富管理的供給方 -- 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也相繼優化自己的組織架構和產品體系,以迎接市場與行業新形勢。
機構升級方面,財富管理參與機構由單一向融合發展轉變,財富管理市場機構規模迅速擴大,家族辦公室、律所等機構相繼加入。從市場格局看,傳統金融機構依然處于主導地位,非金融機構可能會短期在某些領域做得比較突出,但長遠上,傳統金融機構的信用優勢尚是制勝法寶。
產品升級方面,自2003年“一行三會”的框架搭建完成到2005年商業銀行理財辦法的頒布實施,銀行理財、證券資管、保險產品、證券基金和信托計劃等國內以產品為導向的財富管理市場框架也基本搭建完畢,行業進入產品升級改造階段,產品投資門檻的不斷提高。
報告指出,展望未來,國內財富管理市場客戶群體由個人轉向家庭或家族甚至家族企業,客戶需求由標準轉向定制,資產配置由國內轉向國外,服務方式由線下轉向線上,服務設計由定性轉向定量,行業由以產品為導向的1.0時代向以服務為導向的2.0時代轉變。對參與機構而言,要在繼續做好機構升級和產品升級的基礎上,要向服務升級邁進,打造全方位、個性化、定制化的綜合金融或非金融方案提供商。
面對新的市場形勢與發展前景,作為財富管理市場上的重要力量,互聯網理財行業、特別是騰訊理財通等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理財平臺,要在合法合規經營的前提下,發揮金融科技效能觸達多元用戶需求,以開放賦能的姿態助推財富管理行業智能化、高端化轉型,為廣大用戶提供更便捷、更豐富、更安全的服務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