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1月14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面對瞬息萬變的商業新浪潮和風起云涌的市場,哪些商業企業的表現足夠搶眼?哪些商業品牌較值得銘記?答案在2019年1月10日舉行的2019北京商業品牌大會暨2018年度(第十四屆)北京十大商業品牌頒獎盛典上隆重揭曉,54個品牌分別問鼎2018年度北京十大商業品牌、改革開放四十年北京商業卓越貢獻獎以及2018年度北京商業創新大獎。
1月10日晚,北京建國國際會議中心賓客云集,來自北京市商務局等各政府部門的主管領導、商業領域資深專家及各領域商業企業高層共同見證了2018年度北京商業品牌優秀榜樣的出爐。
北京十大商業品牌評選由北京市商業聯合會與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共同主辦,北京商報社承辦,歷經13年品牌打磨和口碑積累,已成為北京商業領域備受關注的年度盛事,無論規模、權威性還是影響力都堪稱北京商業領域評選之最。
2018年度(第十四屆)北京十大商業品牌評選活動在“智慧商業 開放共贏”這一主題下,歷經3個月的初選、復選、決選,通過業界專家評審、公眾投票等方式,綜合考量參評品牌的業態代表性、平衡性、成熟度,并以品牌經營狀況、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文化價值、社會美譽度、品牌服務能力、成長性七大維度指標構成評價體系,參評企業覆蓋購物中心(百貨)、超市、便利店、餐飲、家居賣場、電商平臺、專業店(專業市場)、生活服務等多個業態,最終在300余個參選品牌中,北京稻香村、菜百首飾、大董餐飲、華夏典當行、金源新燕莎MALL、京東、居然之家、吳裕泰、物美、新發地十家企業脫穎而出,問鼎2018年度北京十大商業品牌。
時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作為改革開放最早的領域,我國商業服務業4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上下求索,砥礪前行,取得了輝煌成就。北京商業流通領域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京城百年老字號、最早探路中國市場的眾多外資商業品牌以及受益于改革開放誕生并崛起的國貨品牌,既是這一重要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參與和推動者。為此,本屆評選特設了改革開放四十年北京商業卓越貢獻獎,北京市百貨大樓、北京華天、超市發、翠微大廈、東來順、家樂福、京東、京客隆、肯德基、麥當勞、全聚德、首創奧特萊斯、順豐、蘇寧易購、物美、味多美、小米、新發地、燕莎奧特萊斯、張一元等來自不同業態的20家企業榮獲該獎項。
與此同時,創業創新大潮下,諸多商業品牌加碼個性化創新、強化社交化基因并吸引資本追捧,這些品牌也在2018年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城南商圈的時髦藝術新地標北京坊、北京第二條“中國特色商業街”華熙LIVE·五棵松、集合了眾多網紅品牌的合生匯以及2018年在無界零售領域不斷探索的紅星美凱龍等共24個商業品牌憑借自身的創新亮點贏得2018年度北京商業創新大獎。
作為本屆評選活動主辦方,北京市商業聯合會會長于學忠表示,“消費強,則國強。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消費作為支撐。強大國內市場的形成,離不開政府的供給側改革,離不開企業的技術創新,也離不開成熟的中間服務。北京十大商業品牌評選,正是這樣的中間服務,它減少了因為信息不對稱、期望不對稱而導致的過高交易成本,倒逼企業走向品牌化,倒逼市場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孫堯在活動現場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2018年,北京市提出要建設國際消費樞紐城市,市商務局為此制訂了建設國際消費生活場景三年行動計劃,同時還制定了傳統商業轉型升級的三年行動計劃。未來幾年,北京商業需要圍繞國際消費樞紐城市建設和傳統商業轉型升級等方向去努力,這要求北京的品牌和企業也要與時俱進,不斷適應北京商業發展的需要。尤其是今天獲得“北京十大商業品牌”、“改革開放四十年北京商業卓越貢獻獎”、“北京商業創新大獎”的企業,這些獎項既是一份榮譽,這份榮譽里也賦予了獲獎企業更多責任和使命。希望獲獎品牌珍惜這份榮譽,并在所處行業中發揮示范引領的標桿作用,在北京傳統商圈轉型升級中發揮積極帶動作用。為促進北京商業升級,促進消費增長做出積極的推動作用。
品牌創新推動商業豹變
在一切都快速變革的時代,處于風口前沿的商業領域首當其沖,更新迭代的速度尤甚。據北京十大商業品牌評選活動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評選啟動之初建立候選品牌庫,就結合2018年度北京商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變化作出相應調整,例如,增加了服務業態入選企業的占比。2018年,北京服務消費對總消費增長貢獻明顯,在政策利好與市場需求下,北京市生活服務業態在多樣性、創新性等方面不斷提高。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縱觀2018年,服務消費對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七成,持續成為帶動總消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北京也因此成為全國率先步入服務消費主導時代的城市。
此外,北京市場競爭依舊激烈,品牌優勝劣汰的速度加快,傳統品牌在不斷觸網尋求轉型的同時,輕奢品牌、潮牌和網紅餐飲品牌活躍度漸漲。隨著北京市場擴大開放,營商環境不斷優化,2018年,更多外資百貨品牌爭相落地北京,更多國際大牌選址北京市場開設中國首店,為北京居民帶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新消費形勢下勇于創新求索的購物中心品牌如北京市百貨大樓、翠微大廈、金源新燕莎MALL紛紛摘得獎項。
過去一年中,生鮮新零售品牌及精品超市增長迅速,便利店和超市的界線也不再有明確的分野,傳統超市依靠自身創新力孵化出的新物種表現搶眼,對便利店資源的整合動作頻頻,在這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超市發、物美、京客隆在本屆評選中均有獎項收獲。
對于眾多老字號企業來說,2018年也在創新之路進一步探索,并引發了市場的新一輪熱捧。北京稻香村、吳裕泰、東來順等品牌均呈現老字號年輕化趨勢,收獲了不少“90后新粉”。本屆獲獎榜單中,這類老字號的身影也并不鮮見。
首都商業提質按下加速鍵
北京十大商業品牌評選創立于2005年,已連續舉辦了十三屆。13年中,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從不足3000億元至突破2萬億元。作為除商品之外總消費的第二大構成部分,服務消費在過去一年中對總消費的拉動作用明顯,商品消費主導轉為服務消費主導,服務消費占總消費比重達55.2%,與此同時,人們的消費偏好也從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2019年,服務消費主導的消費升級趨勢將更為明顯。
毫無疑問,2019年消費熱點將會發生更多巨變,更多的商業新生態也將被重構。隨著2018年北京獲批成為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以及2019年電商法的實施,代購或將逐漸被更多合法合規的跨境電商企業取代。北京市商務局表示,下一步將從加大政策支持、健全工作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為各類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保障。此外,北京市還將啟動進一步發力生活性服務業提升工程,針對早餐、家政、蔬菜零售、便民網點等居民服務的痛點,發展培育更多連鎖品牌企業,打造更多特色示范商業街區。在繁榮夜間經濟促消費的政策支持下也將催生出更多的24小時新業態。與此同時,2019年北京市的重點商圈改造升級依然在進行中,公主墳、回(龍觀)天(通苑)兩大商圈都被提上了改造提升日程,王府井、前門大柵欄也將定位高品位步行街。
在北京建設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以及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進程中,首都商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特別是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進入北京周期,以及大興國際機場的落成和投入使用,北京商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2018年度北京商業創新大獎獲獎企業
創新
愛琴海購物公園、北京坊、貝殼找房、城外誠、東方新天地、多點Dmall、國美零售、合生匯、和彩放題、紅星美凱龍、華潤五彩城、華熙LIVE·五棵松、集美家居、家和家美、京東到家、藍景麗家、南新倉、全時便利、食寶街、天虹(北京)、物美新街口廣場、58同城、亞馬遜中國、中國黃金(首字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改革開放四十年北京商業卓越貢獻獎獲獎企業
獎杯
北京市百貨大樓、北京華天、超市發、翠微大廈、東來順、家樂福、京東、京客隆、肯德基、麥當勞、全聚德、首創奧特萊斯、順豐、蘇寧易購、物美、味多美、小米、新發地、燕莎奧特萊斯、張一元(首字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2018年度北京十大商業品牌獲獎企業
品牌大獎
北京稻香村、菜百首飾、大董餐飲、華夏典當行、金源新燕莎MALL、京東、居然之家、吳裕泰、物美、新發地(首字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