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3月19日 /美通社/ -- 鄉村金融服務已成為2019年國家經濟發展關注的重點。《2019年中國政府報告》中首次出現“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意味著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不僅將成為政府“三農”工作重大落實領域,更將其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水平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繼2018年推出十項精準扶貧政策后,2019年政府報告同時指出,新的一年要繼續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進一步做好金融扶貧等工作。作為一家秉承提供“負責任的借貸”理念的消費金融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通過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捷信在2019年將持續致力于全國農村及偏遠地區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為當地消費者帶來更多本地化的普惠金融產品及服務,為農村精準扶貧助力。
隨著金融精準扶貧力度不斷加大,普惠金融將在其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央行聯合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五部委發布的《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面對當前農村金融領域存在的需求旺盛,傳統金融機構在農村金融領域供給不足等現狀,應注重數字普惠金融在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新技術在農村金融領域的應用推廣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完善農村金融服務是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環,農村金融市場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農村市場大有可為
繼2004年農業稅被取消后,隨著農業現代化、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農村消費市場潛力正在被逐漸釋放。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創新報告》預測,2020年我國將成為全球較大的消費金融市場,其中,農村消費增長明顯加快是本次消費升級中所表現出來的重要特征。在收入支出方面,我國近年來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均呈現穩定的上漲趨勢,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農村綠皮書》指出,2017 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3 萬元以上,比上年增長約7.5%,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勢頭不減,城鄉收入差距得到進一步縮小。
與此同時,雖然我國農村金融服務機構類型眾多,但農村金融供給依然不足,城鄉之間的金融資源配置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受其自身的特質所限,傳統農村金融機構在業務上具有高成本、高風險等特征,傳統融資渠道不能完全滿足農業發展的資金需求。以鄉村地區人均傳統金融機構網點數量為例,截至2017年末,我國農村地區網點數量12.61萬個,每萬人擁有銀行網點數僅為1.3個,其中鄉均3.93個,村均0.24個。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由于消費金融具有無抵押、小金額和普惠性等特征,因此可以深挖傳統金融所不能觸及的潛在消費市場,并借助不同場景、消費業態的消費金融產品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消費者。作為農村普惠金融的代表,捷信除了走進田間地頭,為當地群眾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教育之外,也在進行線上線下多元化場景的開拓,也是為了更好地響應農村市場需求,為當地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消費金融將成為新形勢下發展農村綠色金融強有力的推動劑。
持續建設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農村居民消費升級趨勢不可忽視。2016 年農村居民消費規模達到64331 億元,約為1997 年同期消費規模的4.3 倍。與此同時,自2011 年至2015 年,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從20.7% 提高至31.6%,在增速方面農村始終在城鎮之上。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尤其是年輕一代開始接觸并依賴互聯網的新產品、新科技,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也在逐步轉變。作為經銀保監會批準設立的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之一,捷信一直堅持本地化發展策略,創新踐行普惠金融發展理念,加大金融科技發展力度,將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與消費特定場景緊密結合,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助力建設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通過線上線下多元化用戶場景布局,捷信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農村居民對于普惠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一方面,由于縣域及縣以下的居民普遍具有消費觀念偏保守、負債消費意識缺失、收入有周期性且不穩定、信用數據缺失等金融特征,借貸通常以家庭為單位,生產性借貸和消費借貸混雜。另一方面,隨著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勢頭不減,在農村,包括縣與縣級別以下地區,消費金融市場依然是藍海,農民對于消費升級的需求逐漸涌現。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曼·沃迪拉表示,未來消費金融要關注傳統金融服務不到的領域和人群,比如藍領工人、鄉村地區的農民。據《2018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指出,由于消費金融自身具備審核快、授信靈活等特點,消費金融在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同時,還能對消費者的即時、潛在需求進行滿足,幫助農村居民在持久收入的合理預期中實現個人效用的較大化,最終切實感受到消費金融為他們帶來在生活品質上的提升。2018年12月,一名東北客戶在得知可以通過捷信線下分期付款付清駕校費用后,頓時感到肩上的經濟壓力少了許多,她表示,“冬天騎電動車接送孩子上學非常冷,自己看了也心疼,但有了這種方式,我就能在經濟能力范圍內為家庭和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
今年捷信也將持續在農村持續推動包括優化線上APP用戶體驗、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在內的實際舉措,發揮普惠金融本色,為農村綠色金融發展助力。當前,面臨發展潛力大,傳統金融機構無法完全滿足其需求的農村金融市場,普惠金融的出現恰好彌補了消費領域金融支持手段少、消費者無法熨平當期收入和持久收入差異等缺陷。捷信通過持續貫徹普惠金融政策,扮演好嫁接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供給的橋梁的重要角色,讓農村金融發展惠及更多普通老百姓,切實提高國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