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19年3月21日 /美通社/ -- 3月21日,全球頂級金融峰會 Money20/20 Asia 大會,在獅城新加坡剛剛落下帷幕。作為演講嘉賓,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引入開放銀行的3O 體系,為大家現場“解碼”微眾銀行在開放銀行領域的實踐與思考。
IT 研究咨詢機構 Gartner 將“開放銀行”定義為一種平臺化商業模式,即通過與商業生態系統共享數據、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業務功能,為商業生態系統的客戶、員工、第三方開發者、金融科技公司、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服務。
會上,馬智濤認為,通過開放銀行,銀行可將自身的產品、風控、科技等能力嵌入到垂直行業,更直接地觸達目標客群。在這個過程中,銀行服務得以搭載在豐富的用戶場景之上;而來自各個行業的合作伙伴也得以通過銀行向其用戶提供貼合場景的金融服務。這無形之中使得銀行具備了服務長尾客群、助力普惠金融的能力。
目前,全球對于開放銀行理念的實現形式大多為 API Banking,即商業銀行開放 API,合作伙伴可按需調用銀行服務,由此驅動各方之間的數據共享。在此基礎上,馬智濤提出了微眾銀行獨特的主張 -- 開放銀行應該具備3O 體系:
微眾銀行正在金融、司法存證、文化版權、娛樂游戲、社會管理、政務服務、零售等領域積極踐行3O 體系,做金融+生活場景背后的創新者、技術社區背后的創新者、分布式商業生態的共建者。
伴隨開放銀行的發展,風險和挑戰也應運而生。面對信息安全、合作伙伴的連接效率、業務連續性風險、數據的隱私、組織文化等方面的挑戰,微眾銀行打造了一套包括端到端評估機制、創新技術(如公眾聯盟鏈)、業務連續性計劃、區塊鏈身份識別、高擴展性技術系統架構及強敏捷性組織架構的解決方案,從而幫助自己在開放之路上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