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2019年3月31日 /美通社/ -- 益普生中國第二屆消化峰會(CGIS)3月30至31日在珠海開幕,本次峰會聚集了來自國內的頂尖消化領域專家,同時還有來自于中國香港、日本的強大專家陣容。各界專家濟濟一堂,共同分享消化領域內疾病的最新治療進展,為提升患者的健康交流專業意見。
此次消化峰會分為兩天進行,專業內容十分豐富。在第一天的消化綜合論壇中,國際和國內專家分別在不同領域內分享疾病治療進展。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副院長梁偉強教授介紹了炎癥性腸病(IBD)的內鏡下評估,來自日本國立癌中心中央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醫師關口正宇教授展示了日本早癌篩查進展;同時,中國大陸的知名專家也呈現了非常精彩的演講內容:來自上海瑞金醫院消化內科的鐘捷教授介紹了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的門診管理,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方秀才教授分享了慢性便秘的規范化診治的最新內容,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任醫師龔四堂教授講述了兒科消化道健康的全程管理,以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陳潔教授列舉了生長抑素與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治。
第二天的大會設置了三個分論壇,會議討論的方向和內容更為深入。炎癥性腸病分論壇的內容設置除了IBD診治中心質控管理評估展望等國內外學術進展以外,并啟動了第一屆IBD文獻閱讀大會,融合了學術分享和專家之間的互動。消化內鏡及結直腸癌分論壇的內容主要覆蓋亞太消化內鏡的技術進展,同時特別關注患者的臨床需求,分享了優化結腸鏡檢查、以及跨學科的模擬“腸”景的展示。腸道健康分論壇特別聚焦兒童患者,對于5歲以下兒童感染性腹瀉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同時通過新穎的TED演講的形式展示了感染所引起的腸道健康問題。整個會議的內容組織,從議題的豐富程度、涉及患者人群的廣泛度、治療進展的領先性和演講者的影響力方面,都受到了與會專家的歡迎和認可。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陳旻湖教授表示:“消化領域涉及的疾病多為常見病、多發病,臨床醫生對疾病認識水平的提高和規范化診治與廣大患者的康復密切相關。同時,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消化系統疾病譜也相應發生改變,慢性病及自身免疫相關疾病比例上升,有些病種涉及慢性疾病管理、特殊人群疾病管理。這些變化促使臨床醫師必須打破單個疾病種的局限,在消化領域這個大的框架內相互分享、融會貫通。這次的消化峰會提供了一個整合的平臺,匯集消化領域內的領先專家,同與會者共同分享治療方面的最新理念和進展,這對于同行之間相互交流和啟發有很大幫助,醫生臨床水平的提高最終會惠及更多的患者。”
益普生中國總經理陳家麟先生表示:“益普生集團自1929年成立至今已有90個年頭,集團最先涉及的就是消化領域,而進入中國市場已經27年,最初我們提供腹瀉方面的治療方案,隨著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公司已經可以覆蓋消化領域內的多種疾病。同時,隨著疾病治療方案的不斷發展,我們也在學術交流方面持續地成長,從最初的腹瀉論壇發展到今天綜合性的消化峰會,我們期望為廣大的臨床專家提供更專業、領先的交流平臺。在益普生集團‘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下,我們在未來將繼續和臨床醫師緊密合作、‘搭橋鋪路’,促進各方的交流,為更多的患者帶來消化領域內先進的診療方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