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4月18日 /美通社/ -- 最近,宜信將13年來在金融科技領域積累的科技、風控、獲客及管理經驗等賦能到了寧夏銀行。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 -- “信e貸”正式上線了。
“信e貸”是寧夏銀行在當地推出的全新自助貸款業務,客戶無需擔保、無需抵押,就能實現手機移動自助申貸、自助授信、自助放款、自助還款的功能,免去了在營業部排隊的時間和路程成本,客戶的體驗方便了不少。
金融科技企業賦能商業銀行
寧夏銀行和宜信的這次合作,稱得上是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企業相互協作的典型成功案例。
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商業銀行在業務拓展和客戶金融服務需求方面也發生了許多變化,新增獲客遇到瓶頸,老客戶的激活形式單一,與存量客戶的粘性也逐漸趨弱。以借貸產品為例,過往線下為主的信貸模式已無法滿足客戶的借款需求,同時,日益嚴峻的網絡借貸欺詐環境也對銀行在純線上借貸服務的風控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考驗。
傳統商業銀行在產品架構、線上獲客及管理體系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轉型需求,急需擁抱和應用金融科技來提升業務的創新和運營能力,從而更好地突破發展瓶頸,力求節本增效。意識到這一點,很多銀行逐漸將發力點聚焦到了金融科技的探索和實踐中,但囿于人才、資金、管理等原來固有的體制機制的限制,實踐成果上多有“點”的突破,難有“面”的體系化改觀,較難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于是,傳統商業銀行紛紛轉向與互聯網平臺進行合作。在通過新技術來改善銀行服務流程、豐富產品項目形態的同時,銀行也希望通過合作來獲得更多用戶場景數據、擴展客戶的接觸點。這不僅可以加速自身金融產品的設計和迭代升級,而且還可以優化自身互聯網創新實踐的新形象,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和好感。
然而,想要實現這樣的成功合作并不容易,雙方往往受困于各自領域內的經驗,從而讓諸多金融科技合作項目胎死腹中。
宜信與寧夏銀行合作的成功經驗
回到這次與宜信合作的寧夏銀行,作為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寧夏銀行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它的前身是銀川市商業銀行,是由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兩級政府、企業及個人入股組建的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
2007年末,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推動和支持下,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銀川市商業銀行才正式更名為寧夏銀行,成為寧夏第一家“寧”字號的地方商業銀行,也是西部地區第一家以省級行政區命名的地方性商業銀行。
寧夏銀行從2017年就開始了金融科技的探索和實踐,并尋求外部合作,幾經考察多家意向合作方之后,通過半年對宜信的了解和相互溝通,2018年初雙方正式達成合作意向。宜信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深耕發展,使得在產品部署上,能夠做到為寧夏銀行提供全方位的“私人訂制”化服務,這是寧夏銀行最終選擇宜信作為合作伙伴的原因。
除了定制化服務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以外,宜信相對成熟的、應用于金融的硬核技術也是寧夏銀行看中的。在本次合作中,宜信將成熟的兩套系統“青牛系統”和“諦聽平臺”應用到了“信e貸”的產品之中。
這兩個系統針對寧夏銀行的需求進行了方案的改造,核心的風控決策引擎 -- 部分的“諦聽平臺”更是實現了寧夏銀行本地化的部署,這樣可以確保寧夏銀行本地就可以通過后臺來根據需要調整相應的風控規則和模型策略,也能更好地配合當地的前端系統和后端數據系統。
在產品的搭建過程中,不僅要部署業務系統、核心風控的規則引擎,也要相應地對寧夏銀行的團隊同事進行培訓,提供前端申請流程上的一些咨詢類服務。信貸風控結合,宜信不僅進行了全方位的科技輸出,還涉及了人才培養和團隊管理的工作服務,為寧夏銀行培養出了專業的運營團隊。
以寧夏銀行為例的商業銀行與宜信的合作,反映了當下銀行對于金融科技的關注,他們得以感受和見證到數字化時代新技術運用的發展驅動力。通過尋求新技術的賦能,有效地解決了線上、線下割裂的痛點,擴大服務范圍的同時提升了個人客戶享受金融服務的體驗。
近些年,隨著金融科技企業的快速崛起,對于傳統銀行而言,是獲得新發展動力的大好機遇,因為我國的金融科技與銀行的傳統金融機構有著很強的互補性,雙方的合作不僅僅是各自發展所必需,更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以客戶為中心的金融服務時代,所有人都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