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5月14日 /美通社/ -- “只有全面整合大健康產業資源,優化產業鏈條,建立生態圈體系,才能抓住大健康產業深度融合的契機。”5月10日,在由清大劍橋醫療商學院舉辦的“清大劍橋-后EMBA中國醫界領袖項目發布會”上,項目總顧問、清華大學原副校長鄭燕康表示。
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將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我國又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大健康產業已成為發展潛力最大的未來產業,正在醞釀和形成超過十萬億的巨大藍海市場。
鄭燕康提到:“依托大健康產業,各大產業加快了優勢互補、跨界融合的步伐,正如我們在市場上所看到的。然而,對從事醫療大健康事業或者準備布局這一行業的企業管理者來說,能不能創新地發展,能不能跨界合作實現彎道超車,這個是極為重要的。”
“為了同關注大健康產業跨界融合、肩負企業責任與國家使命的醫界領袖們一道,更好地引領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清大劍橋-后EMBA中國醫界領袖項目’應運而生。”清大劍橋醫療商學院執行院長、后E項目創始人陳光闡述了創辦該項目的初衷,“希望通過全面整合行業資源,優化產業鏈條,構建醫療大健康行業生態圈,搭建精準信息平臺,助力企業深度挖掘核心價值,分享醫療大健康產業巨大市場。”
中美醫療總裁、清大劍橋后E項目學員郭華偉在發布會上向與會嘉賓分享了自己在大健康醫療領域深耕30年來的感受:“醫療事業是一個功德的事業,不是一門生意,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堅持和堅守,很慶幸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又能有機會趕上醫療健康事業蓬勃發展,讓我們有所作為。”她用30多年時間,將企業由一家醫院的規模發展為一家在全國擁有1家全日制本科醫學院和12家醫院的民營醫療集團。
“促進大健康產業更好地發展,這不僅是滿足老百姓能獲得健康的需求,也是我們中央對所有健康產業從業人員的要求,更是對每一位從事健康大產業的企業家們的要求和歷史的責任。希望清大劍橋-后EMBA中國醫界領袖項目帶領大健康產業的企業家突破傳統理念觀念,在平臺上分享行業資源和智慧,共同促進醫療大健康產業整合發展。”鄭燕康寄語該項目。
應邀參加發布會的還有醫療資本總裁班學員代表、中國醫院院長雜志社執行主編許定河及各類機構負責人150余人。
清大劍橋成立于2011年,專注于醫療大健康產業,以高端培訓為服務入口,為行業提供咨詢、資本服務等綜合服務,致力于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具有影響力的醫療大健康產業綜合服務平臺。清大劍橋旗下“清大劍橋醫療商學院”以“專注醫療、成就卓越”為宗旨,是中國首家高端醫療商學平臺。八年來,已構建完整系統的教學和學員服務體系,形成獨具專業特色、成熟精準的品牌項目,獲得行業和市場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