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京和上海2019年5月23日 /美通社/ -- 2019年5月18日“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功舉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華揚聯眾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并于現場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為基礎,以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為依托的一座大型遺址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努力以世界文化遺產標準數十年耕耘,以獨具一格的方式成為了遺址類博物館中的典范,以傳承文明的責任成為秦文化展示研究的主力,以開闊包容的心態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經躋身為當代人類最重要的博物館行列。
華揚聯眾是國內首家以驅動增長為核心、整合全渠道營銷的信息技術服務公司,所占市場份額及營業規模均處于行業前列。多年來,華揚聯眾深耕于數字營銷領域的同時,也以文化傳播、溝通為己任,望以數字之力助力文化的跨區域、跨時空交流。華揚聯眾承辦的“中國目的地旅游與國民形象論壇”已連續舉辦三屆,論壇聚焦社交媒體時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打造與維護,以數字視角重新審視旅游與文化傳播事業;同時,華揚聯眾也為包括美國國家旅游局、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內的多個客戶提供了優質的數字營銷解決方案,潛心用數字科技為旅游文化的傳播添磚加瓦。
此次合作是中國文化產業領域的一次強強聯合跨界探索,今后,雙方將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相關品牌傳播、文化IP整合開發與傳播、數字交互體驗技術與應用、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互為有力支撐。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與華揚聯眾創始人兼董事長蘇同出席并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陜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陜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陜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黨委副書記王潤錄、陜西新畫幅旅游傳媒總經理沈一康到場,見證了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
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博物館不再是靜止不動的機構,而是成為了文化中樞,是創意與知識結合的平臺,變得更具有交互性、靈活性和適應性。如何從技術層面上將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文化沉淀有效地鏈接,如何平衡技術、故事和體驗之間的關系,將成為未來博物院工作的重點。
作為“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5月18日下午舉辦的“數字科技”學術講座上,華揚聯眾創始人兼董事長蘇同先生以“用數字科技呈現中國原生文明”為題發表了的精彩演講。從博物館新公眾新使命、民族文化核心價值觀的打造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未來文化創造及傳播方向思考三個部分,闡述了如何用現代數字科技來創造和傳播中國的原生文明,從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創造的過程。
蘇同先生表示,年輕群體作為現今的主流消費群體以及整個世界的未來,他們將是未來博物館文化最主要的受眾。在大眾看來,博物館是歷史的載體,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博物館也在創造歷史。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文化創意產業的真正內核在于價值觀的傳遞。而數字技術的出現為傳統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們需要在保證中國原生文明價值觀和文化體系完整性的同時,為傳統文化與年輕群體創造更多的對話機會,從而打破歷史與未來的代溝,觸達并與之構建情感鏈接。時代賦予了我們一個最好的機會來用數字技術講述中國原生文明的故事,通過故事傳承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打造面向未來的IP價值將成為今后中國文化創造與傳播的重要方向。
活動尾聲,陜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表示,博物館未來將成為教育的主體,面對年輕群體,需要思考的不僅僅是如何讓文物有尊嚴地活起來,讓博物館成為新時代文化傳承與傳播的載體,更需要注重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創造和傳達中國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