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019年6月28日 /美通社/ -- 隨著國家經濟的轉型與升級,國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健康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市場潛力巨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統計數據,測算2018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7萬億元;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產業將超8萬億元,2030年超16萬億元。然而,醫藥健康產業作為健康產業發展的頭部產業,核心子領域,目前占我國產業比重不足5%,如今“健康中國”戰略驅動,醫藥健康產業迎來發展機遇,如何換檔升級,開拓創新,辟墾醫藥健康康莊大道,是醫藥人共同需要面對的時代挑戰。
6月21-22日,由中國藥科大學、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重慶藥學會、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聯合指導,藥智網、新華健康智庫、西南大學、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重慶市醫療保險研究會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PDI大會)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南坪)耀世啟幕。2019 PDI匯《2019第四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醫保研討會》、《醫藥發展與創新型人才培養論壇》、《清華校友三創大賽優秀醫療健康項目路演暨PDI峰會投資論壇》四大論壇,聚產、學、研、資、政2000多名行業精英之力,回應政策熱點、剖析產業創新升級、針對產業痛點難點諫言獻策,激發產業創新活力,賦能中國醫藥健康產業新征程,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深化改革,助推產業創新發展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同時也是醫藥行業深化改革關鍵年。2019年醫藥改革進入深水區,進一步明確集中采購試點規則;全面開展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催產輔助用藥目錄;注射劑參比制劑出爐;77家藥企即將開展會計信息質量專項檢查等等。一系列政策方針的落地實施,無不助推醫藥健康產業向著高精尖轉型創新發展。
據藥智數據統計,2018年至今,我國醫藥創新研發實力爆發,共計有19個1類創新藥受理號獲批上市,包括本土藥企自主研發的抗艾滋病新藥艾博韋泰長效注射劑、幫助降低化療后感染的長效制劑硫培非格司亭,以及國產PD-1抗體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在內。相較于2017年的2條1類創新藥獲批記錄,在質與量上有著飛速的超越。
集泰斗新思想,擇發展新戰略
在行業深化變革之時,行業政策頻頻發布,企業轉型創新升級迫在眉睫,企業決策者與企業從業者緊隨政策步伐,精準理解政策法規、掌握時局動態,做出企業戰略決策和優選項目立項,找出突破口、解決困局就顯得至關重要。
《2019第四屆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以“新政下企業戰略選擇和項目立項”為主題,召集20余位資深行業專家匯聚一堂,論道獻策。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一藥多用、老藥新用,反向研究創新發展;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會長胡大洋鼓勵醫藥創新,闡述新時期醫保的責任與使命;藥明康德副總裁張繼國、戰略管理專家杜臣等行業大佬透視醫藥市場趨勢變化,從項目立題、技術評估、專利培育等角度窺探企業應對方法,部署戰略決策;以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郭云沛為首的行業專家從新政下的產業變構、企業蛻變、市場格局等維度深剖,為項目立項與篩選建言;此外,還有為投資者量身打造的項目評估與交易演講,深化交流合作。干貨滿載,精彩不斷,集眾人之思想攻堅克難,共謀醫藥產業宏圖。
樹企業標桿,領創新研發潮流
創新是企業項目篩選的基礎,是企業戰略決策的基本保障,更是企業發展的生命源泉。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亦逐漸由醫藥大國向著醫藥創新強國轉變。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國家政策驅動改革,一批制藥企業洞悉發展方向,把握社會需求,形成一股強有力的中間創新力量。此次PDI大會隆重發布《2019中國藥品研發實力排行榜》(包括“總榜”、“化藥榜”、“中藥榜”、“生物藥榜”)、以及《2019年度中國CRO 20強》5大榜單,標榜為中國醫藥研發重新做出巨大貢獻的領路企業,助力中國早日入圍醫藥創新強國之列。
恒瑞醫藥、正大天晴、齊魯制藥穩占“總榜”、“化藥榜”前三甲。恒瑞醫藥作為A股創新藥“巨無霸”,2018年猛發力,榮獲“雙花”,毫無懸念摘得“總榜”、“生物藥榜”桂冠。“仿創結合”化藥大戶正大天晴穩扎穩打,直登“化藥榜”榜首、“總榜”榜眼。齊魯制藥、東陽光藥、人福醫藥、江蘇豪森,以及上海復星、信達生物、百奧泰生物、浙江海正藥業分別是化藥、生物藥研發先鋒。現代化中藥標志企業天士力醫藥榮膺“中藥榜”狀元之位;黑馬華素制藥超越中藥三連冠江蘇康緣藥業,直擊“中藥榜”亞軍之位,為我國中醫藥發展出力。CRO領域,無錫藥明康德、杭州泰格醫藥、康龍化成(北京)、南京華威醫藥等紛紛入圍《2019 CRO企業20強》,全方位領銜起跑研發創新賽程,樹立行業研發創新標桿。
匯聚新時代,賦能新征程,研發創新強則中國醫藥強,中國入圍醫藥創新強國之列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