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7月25日 /美通社/ -- 2019年7月23日,由盛世投資、《母基金周刊》聯合主辦,青桐責任投資學院承辦的“中外責任投資趨勢與實踐”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 PRI、興業銀行、行業協會和三十多家創投機構的嘉賓共聚一堂,分享了海內外責任投資的發展趨勢和實踐經驗,共同就如何開展責任投資、搭建 ESG 指標體系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2006年,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先生牽頭發起了“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簡稱 PRI)”,旨在幫助投資者理解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簡稱 "ESG") 等要素對投資價值的影響,并支持各簽署機構將這些要素融入投資戰略、決策和流程。目前,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的2400多家機構加入了PRI,成員機構管理的資產總規模超過80萬億美元,達到了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的一半以上。
PRI 中國區負責人羅楠指出,一個高效、可持續的全球金融體系是創造長期價值的必要條件。該體系能反哺長期負責任的投資,并造福整個環境和社會。受監管政策驅動、LP 投資要求、機構自身滿足客戶和受益方要求、管理風險和創造長期價值等因素的驅動,踐行責任投資的機構越來越多,PRI 的簽署機構也在逐年增長。希望有更多的投資者能夠采納負責任投資的六項原則,共同致力于建立全球可持續的金融體系并助力實現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作為國內首家公開承諾采納赤道原則的銀行,興業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探索經驗和實踐。興業銀行綠色金融部業務管理處副處長趙建勛表示,興業銀行長期以來一直秉承“寓義于利”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業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綠色金融發展方向上有著清晰的頂層設計,健全的組織架構和體制機制,不斷創新綠色金融業務,并且通過專業的綠色金融系統支撐,有效進行綠色項目的識別、環境效益的測算等。截至2018年末,興業銀行在全國已累計為超過1.7萬家企業提供綠色金融融資1.8萬億元。
盛世投資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用資本的力量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盛世投資合伙人姜燕認為,作為負責任的投資機構,應該從更高的視野,更大的格局來看待投融資。“盛世投資在不斷探索和完善 ESG 體系和流程,希望能發揮股權投資領域 ESG 先行者的角色,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在業務實踐中,會關注 GP 是否制定了 ESG 投資策略,如何在盡調中識別項目的 ESG 風險和 ESG 發展機會,如何監督和實施,是否有 ESG 信息披露制度,退出時如何評估 ESG 績效等等。我們希望能夠攜手更多的投資機構,從募、投、管、退全過程共同探索適合中國本土的責任投資實施路徑。”
責任投資重視長期價值,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符合長期資本的投資理念。《母基金周刊》創始合伙人張予豪指出,近年來,為了規避投資風險、獲取中長期穩定收益,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為代表的長期資金開始系統性探索責任投資,在投資過程中加大了對 ESG 因素的考量。這也倒逼許多國內的基金管理機構逐漸重視 ESG 投資策略,將 ESG 因素融入投資戰略、決策和流程中。《母基金周刊》作為國內第一家加入 PRI 的私募股權服務機構,希望能夠推動股權投資行業的責任投資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