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第二屆零廢棄日倡導活動在京舉辦

垃圾分類也有趣,讓“垃圾分類和減量”成為生活中的常態
2019-08-21 14:24 10082
2019年8月17日,第二屆零廢棄日倡導活動 -- “垃圾分類一起FUN”成功舉辦。本屆零廢棄日由零廢棄聯盟、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萬科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主辦。

北京2019年8月21日 /美通社/ -- 2019年8月17日,第二屆零廢棄日倡導活動 -- “垃圾分類一起FUN”成功舉辦。本屆零廢棄日由零廢棄聯盟、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萬科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主辦,旨在向更多公眾傳遞垃圾分類行動倡議的同時,更注重公眾的行動和體驗,讓“零廢棄”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常態。活動當天,壹基金零廢棄項目愛心大使張云龍也現身北京西山庭院活動現場助力零廢棄倡導活動順利舉辦。

馬連洼街道調研員、科長孔祥超、萬科物業(北京)環境專家白金龍、西山庭院業主代表金芳、零廢棄聯盟執委毛達、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聯合公益部門主任任少鵬、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共同開啟第二屆零廢棄日
馬連洼街道調研員、科長孔祥超、萬科物業(北京)環境專家白金龍、西山庭院業主代表金芳、零廢棄聯盟執委毛達、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聯合公益部門主任任少鵬、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共同開啟第二屆零廢棄日

讓“零廢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與此同時,北京、杭州等46個重點城市也將先后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垃圾分類已經開始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8月17日第二屆零廢棄日當天,全國同步開展60余場多樣的線下活動,包括零廢棄市集、主題分享、二手交換、紀錄片觀影、徒步撿拾等多種形式,并于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開展不同主題活動,為公眾了解“零廢棄”生活方式提供個性化入口。

“我們希望‘零廢棄日’能夠成為一個交流平臺,科學地推廣垃圾分類的理念,協力各方完成可持續社區的閉環。”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聯合公益部門主任任少鵬表示。

全國多地同步開展“零廢棄日”活動   北京上海深圳各有特色

第二屆零廢棄日主場活動暨零廢棄嘉年華在北京西山庭院舉辦,由萬科物業協辦。零廢棄聯盟執委和零廢棄日發起方代表毛達博士、萬科物業環境專家白金龍、馬連洼街道代表孔祥超、天秀社區居委會主任牛海英、壹基金聯合公益部門主任任少鵬、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參加了啟動儀式。2005年起,西山庭院小區成為北京市垃圾分類試點,并被多次評為北京市“零廢棄”管理示范小區。零廢棄嘉年華活動通過零廢棄藝術展、垃圾分類小游戲、跳蚤市場、與明星閑置物品交換等形式讓公眾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親身實踐零廢棄的過程,進而了解垃圾分類也能成為一種有趣的生活方式,從而促成意識到行動的實際轉變。

當天,壹基金零廢棄項目愛心大使張云龍親臨現場,與大家一起體驗環保小游戲,并帶來了自己的閑置物品與大家交換。此外,張云龍還到社區堆肥達人家中做客,體驗垃圾分類,親自制作廚余堆肥等活動。活動現場,北京萬科西山庭院物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為居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處理情況,并帶領大家參觀了以廚余垃圾生物化處理和綠化垃圾(落葉、枯草)堆肥兩個項目,讓更多業主了解小區的垃圾到底去了哪里。此外,還有跳蚤市集、舊物再造、有獎問答等有趣活動,通過參與活動,公眾真正認識到:只要動動手,垃圾也可以變廢為寶。

壹基金零廢棄項目愛心大使 張云龍,在北京西山庭院小區參與社區零廢棄嘉年華閑置物交換
壹基金零廢棄項目愛心大使 張云龍,在北京西山庭院小區參與社區零廢棄嘉年華閑置物交換

 

上海“上海垃圾分類全鏈條探討”主題沙龍
上海“上海垃圾分類全鏈條探討”主題沙龍

上海以“上海垃圾分類全鏈條探討”為話題舉辦了主題沙龍。活動邀請垃圾分類鏈條上的多位行動者,向公眾分享上海垃圾分類各個環節的實踐與思考,并對如何實現垃圾分類可持續運轉的話題進行探討,共同推進“零廢棄”的環境目標。零廢棄聯盟監事、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創始人劉永龍代主辦方零廢棄聯盟致辭講話。聯合國環境署 -- 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責任教授、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分享了“兩網融合帶動回收循環轉機”的議題,并提出,政府作為制度制訂者需制定五大制度:(1)給予回收企業特許經營權(2)在城市里提供逆向物流空間,給予場地保障(3)給予減量補貼(4)推動生產者延伸責任制(5)推動綠色采購。

“零廢棄和我們的故事”(深圳站)主題沙龍由深圳市龍華區零廢棄促進會承辦。沙龍邀請全國以及深圳本土開展垃圾分類的行動者,向公眾分享與垃圾“作戰”的趣味故事,傳遞零廢棄的生活理念。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楊雷發表講話,充分肯定社會公益組織近年來在深圳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希望繼續做好“宣導者”、“先行軍”和“倡導者”,助力垃圾分類。

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表示,我國目前正在46個重點城市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逐步代替原有以填埋、焚燒為主的混合垃圾末端處理思路。干濕分開、有害垃圾單獨處理,建立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并匹配相應的制度保障,是推進我國垃圾分類進程的重要一步。垃圾分類,離不開每一個公眾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作為社會組織,我們將工作重點放在提高公眾對垃圾減量與分類的意識,并真正轉化為行動,助力綠色社區目標的達成。

共同推動,讓“零廢棄”成為生活中的常態

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政府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從2017年開始,零廢棄聯盟在壹基金的支持下,聚焦居民社區垃圾分類問題,探索解決方案。2019年,在壹基金和萬科公益基金會的聯合支持下,零廢棄聯盟升級城市社區垃圾分類及減量行動。為全國各地公益組織賦能,與政府及社會各界共同面對和解決城市生活垃圾圍城和污染問題,推動零廢棄示范社區的建設,讓垃圾減量與分類成為社區居民的日常習慣。僅2019年上半年,就有77家“壹起分”社區伙伴扎根在全國102個社區,動員20313人參,297名志愿者參與其中,實現垃圾減量22449kg。”零廢棄聯盟秘書長田倩表示。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這場“垃圾分類一起FUN”的全國性主題活動,讓公眾意識到垃圾分類大有學問,只要善于動手,垃圾也可以“變廢為寶”,為生活增添新意,也為公眾、公益組織、企業及政府搭建了交流的平臺,讓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并且獲得居民對此的真誠認可,最終從各方面無限接近“零廢棄”,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本次零廢棄日活動也得到了快手和微公益的大力支持,通過互聯網傳播讓更多公眾接觸到垃圾分類與減量的環保理念。

消息來源:壹基金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能動
微信公眾號“能動”發布全球能源、化工、采礦、動力、新能源車企業最新的經營動態。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關鍵詞: 環保產品與服務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