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9月9日 /美通社/ --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互聯網與行業之間的深度融合變得密不可分。對于青島嶗山區而言,如何讓以“黨的建設”、“社會建設”和“城市建管”為重點的“三建”,更好地融入互聯網的基因,讓繁冗的政務輕裝上陣的同時,極大提升其功效,是嶗山區網格治理的關鍵突破口之一。為此,嶗山區果斷地引入了曙光的“大數據”,開創了“三建聯動”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新模式。
信息與行業融合,曙光“大數據”助力網格治理
曙光“大數據”網格化綜合治理平臺目前由32個系統組成,通過科學劃分網格,有效整合社會治理資源,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對公共安全、民生服務等做出智能響應,實現“社會信息采集在網格”、“服務群眾落實到網格”、“問題矛盾解決在網格”。
同時,通過部門聯動,將14個職能部門信息整合到了一起,打破了“信息孤島”;全要素數據進行時空化處理,將“美麗嶗山”形成一張智能化全景圖進行可視化展示,為區域決策與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提效、惠民,美麗嶗山“網格治理”獲點贊無數
孫阿姨家是嶗山區棗行社區一戶較為特殊的居民,她患有一級聽力殘疾,家庭缺乏經濟來源,孫阿姨家的房屋年久失修,房頂和墻壁時常漏雨,因為個人原因,他們并不了解政府的惠民政策。棗行社區專職網格員高健在巡查后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刻聯系相關部門幫助修繕房屋。孫阿姨雖不能言語,但她緊緊握著網格員的手,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無聲的感謝。
像孫阿姨這樣的例子是嶗山區網格化治理的一個縮影。嶗山區“網格治理”僅民生服務和親民關懷方面,就開通了54項代辦服務。2017年以來,嶗山逐步建立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社會建設和城市建管為重點的“三建聯動”網格化治理機制,通過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促使基層服務和管理更加有效,讓嶗山區居民全面受益。
在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嶗山區通過短短兩年時間,成功打造了“平安嶗山”、“美麗嶗山”、“幸福嶗山”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收到了顯著成效,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有力地推動了社會治理中心下移。目前嶗山區五級治理架構已逐步完善,高達654個高基礎網格劃分確定。同時,實現了線上便民服務、群眾參與、格格回放三大系統模塊的上線。獲得民主與法治網、大眾網等多家媒體的關注與點贊。
第二,有力服務了全區工作大局。通過網格治理,完成了全區基礎大排查工作,有效支持了“**”、“一帶一路”峰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安保維穩”等重要工作。
第三,有力服務了百姓生活。在“三建聯動”網格化治理中,專職網格員作為黨和政府的“眼睛”“耳朵”和“手腳”,通過他們辛勤的工作,實現“老百姓訴求有求必應”“群眾與黨和政府心靈的零距離”,涌現出一個又一個典型的事跡。
除了孫阿姨的故事,“網格員”的工作還覆蓋嶗山區稅務、人社、食品監管、司法、民政、殘聯、衛計等各個業務層。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嶗山區稅務局通過各街道辦事處的“網格員”們,將剛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降低增值稅稅率、個人所得稅新政等減稅降費政策以及各項惠民便民措施第一時間送到納稅人手中。
曙光以“高滲透”的解決方案、“協同式”的應用環境,為“三建聯動”的網格治理保駕護航。曙光大數據解決方案,實現智能響應,助力嶗山區實現“社情民意在網格中掌握,矛盾糾紛在網格中化解,惠民服務在網格中開展”。在2019年8月22日,曙光收到了來自嶗山區稅務局的一封感謝信。曙光將持續立足客戶需求,帶來創新穩定融合的大數據治理平臺,助力客戶信息化、智慧化監管,實現“三建聯動”的網格化治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