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9月10日 /美通社/ -- 今日,美通社正式發布《亞太區媒體調查報告:內容價值再定義》白皮書,基于亞太區九個市場的近1,000名專業記者展開針對調查與訪問,旨在深度了解當地媒體的工作習慣及對內容價值的最新理解,探尋亞太地區主要市場媒體的內容生產和價值評估等諸多因素對企業傳播的影響。
完整版報告下載 https://misc.prnasia.com/atd/custeventreg.php?event_id=410
過去的12 個月對媒體行業來說充滿挑戰,這些挑戰源于新媒體的滲透,新媒體所帶來的新技術、新平臺、新模式正逐漸改變傳統媒體的生態,可關聯及可緊密追蹤的數據,為新聞內容帶來了可量化的評估尺度。
亞太地區作為經濟最活躍地區之一,不僅有世界知名公司扎根于此,眾多具有創新性的公司也不斷成長。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東盟作為世界第四大出口地區,雙方都在不斷促進區域內的合作與交流。對于國際化企業來說,如何塑造和提升全球品牌聲譽都是重要任務,雖然亞太區域內的經濟、文化、語言、信息技術等存在差異,但依舊有很多重要發現。
內容質量是亞太區記者的首要績效指標 (KPI),其次是閱讀量和原創新聞篇數,這些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根據不同區域市場各有不同
新聞事實與受眾的關注度是亞太區記者評判新聞價值的關鍵,有新聞價值的選題對于希望創造高質量內容的記者至關重要。
本調查報告還發現,“信任”是內容質量的基礎。例如,確保新聞的真實性是73%中國大陸記者對于新聞價值的首要底線。在撰寫新聞報道時,其他亞太地區記者最信任的信息來源是新聞稿(27%),幾乎是記者對社交媒體信息信任度(10%)的三倍。本次調查結果與2016-2017年度(22%)相比,記者與媒體對于新聞稿的信任度增加了5個百分點。其他比較受信賴的新聞來源是公司官方網站(22%)和公司發言人(16%)。
經過核實的新聞來源對于記者的報道至關重要。當他們為新聞報道內容尋找恰當的信源和引言時,其他亞太地區記者最有可能求助于個人聯系人(60%),其次是新聞稿(51%)。在中國大陸,71%的記者傾向于轉載、改寫或引用新聞稿。
過于明顯的營銷意圖是亞太區記者忽略企業信息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提供本身內容價值之外,更具針對性、相關性與接近性(本地化)等因素將對媒體關系策略起到決定作用。
在撰寫新聞報道或核實信息時,企業/ 機構的官方新聞稿、官方網站和官方發言人是最受其他亞太區記者信賴的來源,在新聞稿的使用方面:
本報告的其他主要發現還包括:
“對于國際化企業來說,塑造品牌和提升全球品牌聲譽都非常重要,而媒體報道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通社受眾拓展部總監劉曉林說:“在亞太地區,國際企業必須了解不斷變化的媒體格局和當地記者的偏好,從而成為更有價值的媒體的合作伙伴。美通社致力于幫助企業在這個多元化且充滿活力的地區,講述自己的故事。”
延伸閱讀:Cision 2019全球媒體調查報告(中文版下載)https://misc.prnasia.com/atd/custeventreg.php?event_id=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