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10月10日 /美通社/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出自杜甫名篇《望岳》的詩句,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它在2010年成為了泰凌微電子 -- 一家致力于提供低功耗無線通信芯片及解決方案的公司命名的創意來源。
泰凌微電子,作為華勝天成投資集團下的子公司,在2015年曾獲得英特爾戰略投資,在2017年獲得華勝天成戰略投資,并被譽為藍牙Mesh領域殺出的一匹“中國黑馬”,名噪一時。從2010年公司創立至今,9年時間對于一家公司意味著什么?在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2.5年,存活5年以上的企業不到7%,存活10年以上的企業不到2%。
近日,泰凌微電子工程副總裁金海鵬深入分析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在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領域,我們要做到世界一流,并始終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可以說,泰凌現在的一些技術和產品已經達到這個目標,而在其他還有差距的地方,也在不斷朝這個目標努力。”金海鵬如是說。
同窗之誼 聯手出擊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金海鵬是受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盛文軍和現任首席技術官鄭明劍的邀請共同創業的。包括現任泰凌微電子營銷副總裁王波在內,大學時代,幾人均為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同班同學。畢業后,大家各奔東西,在聯合創立泰凌微電子公司之前,大家都曾在國際知名的芯片設計公司擔任技術和管理崗位的要職。據金海鵬回憶,大概在2009年,盛文軍和鄭明劍在夏威夷休假時不期而遇,倆人最先興起了創業的念頭,而后才開始組建創始團隊,邀請包括金海鵬在內的幾位聯合創始人加入。
“因為我們感覺芯片類的創業公司,不像互聯網或者其他行業應用類的公司,當時不是特別多,而且對于專業技術的要求更高。當然出來創業,肯定不是單純想做一個公司掙些錢,而是希望能真正做成一個事業。在我們開始創業的時候,國內市場這方面也是有空白的,于是,我們希望能召集一個很強的團隊,在這個領域做一家全球領先的公司。”金海鵬說。
從目前公司核心團隊構成來看,絕大部分核心人員都畢業于知名高校,涉及電子工程、無線電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相關專業,并且都具備多年的半導體行業從業經驗。泰凌確實召集了一個極具競爭優勢的團隊。
半導體行業擁有一個較長的產業鏈,其中上游支撐產業鏈大致可以分為電路設計、芯片制造、封裝及測試等主要環節,泰凌微電子位于產業鏈上游核心設計環節。
“實際上,泰凌的焦點就是低功耗、無線物聯網芯片研發及產品化。”金海鵬回憶道,公司創立之初,物聯網的概念還不像現在這樣廣為人知,但隨著無線數據傳輸技術更廣泛地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中,對于具備低功耗、抗干擾力強、保密性好、傳輸快、可大規模組網、可擴展性強等優點的物聯網芯片的需求不斷增加。泰凌的首顆芯片就是針對當時僅有的低功耗國際物聯網標準ZigBee。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標準低功耗個域網協議的一種短距離、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的無線通信技術,適用于工業、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ZigBee的超低功耗,決定了ZigBee可以在某些極端環境和有條件供應電源的場景下使用。
2012年,泰凌第一代ZigBee芯片問世,并很快實現量產。泰凌Zigbee類產品包括Zigbee、RF4CE等都是基于IEEE 802.15.4標準的低功耗無線協議,它們的芯片在底層(物理層和訪問控制層)可以通用,泰凌在這個方向上也是持續投入,獲得多項認證,最新的一代芯片已經通過國際最新3.0標準認證。
從某種意義上看,ZigBee是順應工業自動化對可靠的無線數據傳輸日益增長的需求而產生的,在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建筑、智能零售、智能健康、智能通信服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泰凌的ZigBee類產品也率先應用到電子貨架標簽系統(ESL, Electronic Shelf Label)、物流監控系統(CLP, ConnectLogisticsPlatform)以及智能家居、智能遙控、智能穿戴等廣為人知的應用場景中。
基于ZigBee技術的電子貨架標簽系統(ESL),其主要原理是通過主系統利用無線網絡通信將商品信息實時傳輸至ESL上,并在電子紙屏幕上顯示出來。電子貨架標簽系統(ESL)事實上成功地將貨架納入了計算機程序,擺脫了手動更換價格標簽的狀況,實現了收銀臺與貨架之間的價格一致性。
而物流監控系統(CLP)能夠實現對整個物流運輸過程進行端到端的全程管理,有效監控高價值物品的運輸環境(溫度、濕度、震動、光照等),降低不必要的物流損耗。
藍牙低功耗 奠定“江湖地位”
ZigBee類產品是泰凌在公司起步階段向市場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可圈可點。
“Zigbee類產品的客戶以行業類客戶為主,歐美用戶比較多,所以從芯片到產品的設計周期一般都比較長,有些產品的設計周期可能需要2年、3年甚至更長時間。”正因如此,金海鵬表示,泰凌很快就投入到私有2.4G芯片的研發中。
2.4G泛指頻段處于2.405-2.485GHz的無線技術,這個頻段是國際通用的免費頻段,所有企業都可以基于該頻段開發自己的私有協議,業內把各種2.4G私有協議統一簡稱為"2.4G"。2.4G可以針對特定用途定義,不需要滿足通用協議的互聯互通性,因此芯片相對比較簡單,對于成本的要求也比較嚴苛,主要用于單品控制以及對成本敏感的領域,比如無線鍵鼠、電腦外設、游戲控制等。
泰凌從2013年開始推出私有協議2.4G產品,2014年出貨總量即接近2000萬片,并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長。這為泰凌打造了良好的生存基礎。而真正奠定了泰凌的“江湖地位”的則是藍牙低功耗芯片以及BLE Mesh(藍牙低功耗網狀網路)產品。
BLE是藍牙技術聯盟定義的藍牙低能耗標準Bluetooth Low Energy的簡稱,特點是超低功耗、低延遲、可與手機直連。藍牙低功耗標準在2010年成型并逐步得到關注,泰凌也是較早對藍牙低功耗芯片進行投入研發的公司之一,在2014年即推出公司首顆基于藍牙低功耗4.0的芯片并迅速進入量產。
與此同時,泰凌也投入了重兵進行BLE Mesh的研發。BLE Mesh技術是一個基于藍牙BLE4.0并且幫助設備建立一個低功耗多節點網絡通信技術的方案。BLE Mesh技術可以自動組網并增加設備的組網能力,并且同時可以使用智能手機或智能音箱等設備進行控制,可以支持龐大的節點設備數量,并且設備與設備之間可以用中繼的關系進行連接。
泰凌是在BLE Mesh方面較早推出成熟方案的屈指可數的芯片設計公司之一,并很快就進獲得了像GE這樣的一線客戶的青睞。泰凌BLE Mesh芯片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組網優勢、成本優勢、性能優勢、穩定性優勢。在組網方面,泰凌不僅擁有多項mesh相關全球專利,還包括對用戶體驗有極大提升的兩個核心基礎專利;在成本控制方面,泰凌芯片的核心尺寸小,可以節省40%以上的外圍元器件;在性能方面,泰凌芯片可以承受125攝氏度的高溫;在穩定性方面,對網絡協議棧做了大量優化工作,實現了多種標準的互聯互通,同時確保了兼容性。
到最近兩年Mesh快速成長的時期,泰凌實際上在Mesh上面的耕耘已經超過五年,不但在技術成熟度上領先于競爭對手,而且在國內外都積累了豐富而且優質的客戶群。
九年征途 做全球物聯網基礎連接芯片領導者
據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技術的潛在經濟總量將達到11.1萬億美元。2020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8萬億元,其中模塊與傳感器等物聯網節點設備將占到硬件支出的絕大多數,而基礎連接芯片將是這些支出中的剛性需求。
BLE作為短距離通信技術中舉足輕重的板塊,是互聯設備產品的理想選擇。預計未來十年復合增長率為50%,2020年出貨量將達到20億片。據ABI研究公司稱,到2021年,預計將會有480億個聯網設備,其中近三分之一將支持藍牙。
對于泰凌而言,其中蘊含的商機不言而喻。金海鵬表示:“我們做這家公司,最聚焦的點是什么?是產品化!要滿足市場的需求,能夠大量地被使用,解決客戶的實際需求。”確立了盡快進入市場這個大方向之后,金海鵬表示,泰凌在產品迭代上走的每一步,都與市場變化息息相關,同時也會不斷獲取用戶的反饋信息。
正因不斷的投入、迭代和在同一產品上的不斷打磨,泰凌芯片產品被市場公認為具有高性價比。對于高性價比的要求,金海鵬表示認同:“這其實也是物聯網行業能夠發展起來的一個前提。因為從整體來看,不管是垂直行業也好,還是剛剛起步的長尾市場,體量都非常大,只有在保證性能優異的前提下,把成本優化到極致,才能幫助整個市場把量真正做起來。泰凌的產品可以總結為三高兩低,高射頻性能、高集成度、高成熟度、低功耗、低成本,不但在芯片的硬件上做到性能優異,而且有自主研發高度優化的嵌入式協議棧和參考設計相配合,這樣才能讓客戶在最短的時間推出滿足市場要求的產品。”
“其實,我們就是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去擴展,在很多行業,我們都會跟一些龍頭企業合作,在這些行業做成熟了,整體方案相對比較完善了,我們就可以更多地投入到另外一個行業去開展業務。”金海鵬認為,物聯網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但是從市場特點來劃分,可以大致分為兩類:
其一,行業或垂直類應用。“這類應用有一個特點就是,行業體量非常大,而且產品形態類似。我們提供給客戶的是系統級芯片和相應的整體解決方案,實際上泰凌的所有芯片都是系統級單芯片,里面包含MCU(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相當于電腦的CPU,還包含射頻收發、電源管理以及各種外設,其實就是一個完善的小系統。”金海鵬表示,泰凌希望與這些不同的垂直行業里的龍頭企業展開合作,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整個行業向前推進。
其二,長尾類應用。“這類應用的特點是,單一應用體量相對較小,而且功能非常多元化,但總體體量也是很大的。對于長尾類客戶,最重要的是提供系統級芯片的同時,提供完善的開發工具和文檔等支持。泰凌目前的重點還是以第一類應用為主,在這些行業里找一些比較大的企業來合作,開發相關產品。同時在第二類應用上也積極的布局,拓展生態,為長尾客戶提供更完善的開發環境。”金海鵬說道。
泰凌目前量產客戶和合作伙伴超過200家,其中包括了眾多國內外一線企業,涵蓋智能照明、智能遙控、安防監控、物流追蹤、智能零售、消費電子、健康穿戴、娛樂休閑等各個領域。
作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基礎連接領域的芯片廠商,泰凌在業界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日前,公司被任命為藍牙技術聯盟(SIG)董事會成員公司。作為此次唯一一家得到任命的聯盟成員董事,泰凌加入了包括蘋果(Apple)、博士(Bose)、愛立信、英特爾、微軟、摩托羅拉移動(聯想旗下公司)、諾基亞和東芝在內的藍牙技術聯盟董事會。
藍牙技術聯盟在官方聲明中宣布來自泰凌微電子的金海鵬博士已于2019年7月加入董事會,任期兩年。
藍牙技術聯盟的執行董事馬克鮑威爾表示:“藍牙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系列的商用和工業解決方案,例如智能照明、資產追蹤和訪問控制等。隨著藍牙不斷地新增功能并強化技術以滿足市場需求,泰凌微電子所提供的專業知識也將使其受益匪淺。”
在金海鵬看來,這份成績單證實了泰凌在藍牙低功耗物聯網領域確實占有一定的優勢,他表示:“我們希望能繼續擴大這部分的優勢,能夠占有更高的市場份額。另外,基于整個物聯網領域的連接技術還有一些應用領域,可以繼續拓展一些新的產品線。但是總體來說,公司的整體營收、利潤各方面確實有了一個較大的增長。”
與此同時,登錄資本市場,也成為了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小目標。在這個行業,像泰凌這樣“高配”的團隊確實比較稀少,但九年的時間也超過了他們創業之初時的設想。金海鵬笑言,最初創業時的預期是,用四五年時間,就可以把公司做到相當規模。現在看來,是過于樂觀了。長達九年的堅持,實為不易。
這期間,金海鵬也看到了很多同期創業的公司鎩羽而歸。“半導體是個需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行業。”金海鵬認為。事實上,堅持下來,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如何做大做強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泰凌來說,過去九年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司得到了業界和客戶廣泛的認可,同時也進入了快速成長期。與此同時,國內的半導體產業受到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泰凌可以說在不經意中踏入了正確的時間通道。
展望前方,金海鵬表示,對于泰凌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不忘初心,保持創業者的心態和熱情,踏踏實實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其他方面自然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