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10月10日 /美通社/ -- “Here</>There藝術的未來:全球新銳設計成果展”即將登陸北京今日美術館。10月15日起至10月17日將進行為期三天的試展,期間面向公眾開放,展期至11月3日。此次展覽由SIA國際藝術教育主辦,聯合今日美術館傾力打造,旨在通過展覽的形式展現新生代靈感,突破藝術壁壘。展覽匯聚了畢業于30余所全球頂級藝術設計院校的100余位新銳藝術家、設計師,涵蓋近30個不同專業領域,將展出超過200件極富個性語言和時代特征的作品,引領觀眾觸達當今國際新潮、前沿的藝術視野。
展覽名稱:Here</>There 藝術的未來:全球新銳設計成果展
展覽時間:2019年10月15日-2019年11月3日(周一閉館,10月18日閉館)
展覽地點:今日美術館3號館,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
主辦方:SIA國際藝術教育
聯合主辦方:今日美術館
展覽總策劃:劉子陽,SIA國際藝術教育創始人
策展人:Adrian Shaughnessy / Regular Practice
SIA國際藝術教育于2011年在紐約曼哈頓成立,2013年將總部遷回中國北京,致力于在中西方藝術文化交流合作的基礎上,為國內廣大學員提供接觸、了解西方藝術教育的平臺,為中國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人才。本次展覽以“Here</>There藝術的未來”為主題,關注藝術自身的力量,為藝術的成長搭建中西方對話橋梁。
此次展覽現場共分為兩層:一層將展出超過140件海外藝術家作品,二層展出SIA學生優秀畢業作品,涵蓋平面設計、動畫、建筑、插畫、攝影、純藝、電影、交互裝置等領域。這些新銳藝術家的思考和實踐展現了其觀念、形式、語言與藝術本體、文化語境及社會現實的關系,以生動的視覺語言向觀眾傳遞出作品的情感與思考。
策展人Adrian Shaughnessy為皇家藝術學院視覺傳達學院高級導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成員,多年來受邀參加各種國際設計會議并擔任重要講座嘉賓;Regular Practice為成立之初便在英國聲名大噪的平面設計組合,曾多次受邀參與皇家藝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標識設計工作,擔任眾多一流藝術院校特邀客座嘉賓。
藝術源于生活的本真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本次展覽作品以藝術的形式呈現出生活的本真面貌,體現了藝術家們對環境的擔憂和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將真實性與趣味性巧妙融為一體,傳遞給觀眾。
《中國式成長》/ 插畫
王盈盈
作品以一種超現實的、破壞性的方式描繪了人類的情感和周圍的環境,
呈現出強烈的意象和飽滿的色彩風格。
《陽光下的一切》/ 電影
Jenny Chou
《陽光下的一切》是一部實驗性游記,
旨在讓觀眾深入了解當前中國轉型期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跨境》/ 裝置藝術
Matilda Glen
《跨界》旨在探討難民的苦難,并得到了公益組織的支持。
規則是用來打破的
本次展覽展現了新銳藝術家們勇于打破規則,延伸規則的探索。“正確”從來不是我們唯一的追尋。在這里,藝術家將帶領所有觀眾挑戰對世界的認知,以藝“述”世界。
面容之外 / 純藝
Stella Agnes
作品探索了人在社會身份之外的真實感受,希望每個人能真正的感受生命。
一個安全的地方 - 陽光,水源,冥想 / 插畫
Dana Hong
作品用插畫形式描述了在英國冬天的經歷和情緒,
以此安慰那些可能和他有同樣感受的人。
大衛的白色梯子 / 平面設計
Anna Gibson
靈感來源于大衛·格雷的專輯《白色階梯》,
藝術家以這張專輯為概念,制作了這組封面。
未來因你不同
此外,藝術家們還將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我們呈現各種新奇和即將到來的技術,感受藝術創作肆意無畏的非凡魅力,突破藝術的時間軸,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中碰撞、交融靈感。
輻射時鐘 / 平面設計
Ewan Leslie & Simon Wilson
《輻射時鐘》的創作主題是一個假想的未來世界。
在這里,輻射不斷增加。
新項目 / 平面設計
Yexin Cai
公元2250年,人類進入多維空間,語言發生了變化。科學家小組基于這種情況開發了一個假設的語言模型。觀眾需要帶入語言專家的角色,與藝術家一起發現語言的奧秘。
《pose.yee.gd》/ 交互設計
Richard Yee
《pose.yee.gd》是一個交互式的web實驗,
用戶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網絡攝像頭操縱字體。
SIA國際藝術教育期待通過這次展覽,為大眾呈現對于當代藝術教育理念的再思考。本次展覽的策展人Adrian Shaughnessy也表示:“時代在極速前進,藝術亦然,停止學習的人將會最先被淘汰。不斷創新與改變,不斷從時代中汲取力量,才是藝術教育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