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19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村扶貧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偉大奇跡,成為首個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中國貢獻,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但是當脫貧攻堅戰進入新的時代環境中,出錢出物對貧困者進行直接救濟的“輸血式”扶貧已經不能適應國家對精準的要求。在這點上,扎根西藏制氧和扶貧事業一線的魚躍醫療深有體會:絕對貧困現象的深度改善,必須用模式加以救助。
作為面向全球的醫用制氧設備生產服務企業,魚躍醫療于2016年正式開啟了“進藏之路”。除了捐贈物資以外,更是直接成立了西藏魚躍醫療設備開發有限公司以更為全面、徹底地助力當地脫貧事業、改善高原缺氧現狀。
越是貼近這片土地就越能感受她的深沉和渴求。
魚躍醫療計劃在藏投資10億元,從企業落地、投資興業、拉動教育、提供崗位等多個方面打造平臺式的“造血機制”。唯有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才能在氧氣稀薄的世界屋脊下培育內在生長的力量,站在這片距離天堂最近的土地上守護西藏的詩與遠方。
2018年,位于拉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魚躍高原制氧產業園落成投產。產業園集高端工業制造、裝配、倉儲為一體,全力服務高原地區的供氧事業,改善居民生活品質。
伴隨著產業園的投產,西藏魚躍也探也構建起了全方位、多維度的立體扶貧模式,通過提供就業、產學聯動去激發當地居民的能力產出,淡化對長期捐款捐物的依賴情緒。魚躍至今已解決本地就業數百人,其中西藏籍群眾就業達到40%以上。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與貧困地區的脫貧、扶貧工作有著緊密的聯系。魚躍與西藏本地職業技術學校建立了綠色人才通道,將優先錄取西藏籍畢業生,并提供技術人才、實踐基地、成熟項目與各院校專業打造“以實踐驗證理論”的課程體系,為西藏培養知識型、技術型、實用型的產業人才。
中國公益慈善領域正在逐漸進入一個大時代,這里的大既體現在扶貧系統工程的復雜性上,也體現在對扶貧主角在專業能力、組織結構的需求上。魚躍醫療踐行西藏扶貧事業背后的價值觀是“商業向善” -- 不以局部化、分散式的事件作為公益指數,而是真正地將對善意的理想主義滲透到對執行的現實主義中。
2018年西藏魚躍承接建設的彌散式供氧項目超過1億元,上交稅收達600萬元,2019年的稅收預計超過3000萬元。在這一發展中,魚躍將充分利用平臺化、集團化優勢將西藏園區打造為“科技扶貧、精準扶貧”的示范項目,撬動魚躍產業化的力量共同參與到這場脫貧攻堅的戰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