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19年10月24日 /美通社/ -- 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專委會、杭州全景醫學影像聯合舉辦的《中國社會辦醫 PET/MR 發展論壇暨2019西湖全景影像論壇》在杭州西子湖畔隆重開幕。此次大會匯聚了國內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醫學的權威專家教授,聚焦精準醫學診療,共同探討了中國社會辦醫 PET/MR 的發展、國內分子影像臨床應用的新進展,展示了醫學影像的前沿動態,對推動多學科融合發展,助推社會辦醫發展和精準診療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出席第一天會議的領導和專家有中華醫學會核醫學會主任委員山西醫科大校長李思進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會長王鐵教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專委會主任委員王輝教授、中國核醫學分會前任理事長張永學教授、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徐白萱教授、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王躍濤教授、全景醫學影像聯合創始人居培明先生,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影像核醫學專家及行業代表。
在杭州全景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院長張建教授的主持下,大會正式拉開了帷幕。李思進、王輝、王鐵等教授分別致辭,表示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社會辦醫,第三方獨立影像診斷機構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滿足了患者多樣化的醫療需求,成為公立醫療的有力補充。王鐵教授充分肯定了全景醫學影像在高端設備、質控體系和人才科研方面的優勢及業內的領先地位,相信此次盛會的舉辦不僅為同道們提供了高質量學術交流探討機會,也將會促進社會辦醫進一步發展。
全景醫學影像聯合創始人居培明先生致歡迎辭,對各位專家教授和同道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居培明先生介紹了全景醫學影像的發展狀況及未來布局,指出全景“專業立身,學術引領”的發展理念及在高端影像設備,專業技術團隊和科研創新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成為高質量社會辦醫的典型代表。全景一直重視學術交流與探討,多次舉辦高規格的學術會議,獲得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與一致好評。未來,全景將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探索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發展與應用,推動影像技術之間以及臨床與影像間的融合發展,助推精準影像實現,為群眾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務。
會上,眾多核醫學專家帶來了精彩的專業前沿主題報告,展示了分子影像豐富的研究成果和臨床應用新進展,為同道們提供了一場學術盛宴。
李思進教授“中國核醫學現狀與未來發展”分析了我國核醫學發展現狀以及核醫學的市場需求及增長潛力;王輝教授“中國社會辦醫PET/MR現狀與發展”的主題報告分析了社會辦醫 PET/CT、PET/MR 發展應用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張永學教授的主題報告“PET/MR 在微小轉移病灶檢測中的優勢”通過多組病例展示了 PET/MR 在發現微小轉移病灶等方面的應用價值。徐白萱教授“PET/CT與 PET/MR”對比分析了 PET/CT、PET/MR 在診斷不同病種方面的差異以及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分享了 PET/MR 在神經系統和心臟疾病診斷的臨床應用與體會;王躍濤教授“心血管核醫學臨床應用發展”介紹了心血管疾病的顯像特征以及核醫學在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應用價值;
王鐵教授“核素心肌灌注顯像在冠心病診療中的重要性”的報告介紹了核素心肌灌注顯像的優點及在指導冠心病治療方面的臨床應用價值;徐浩“PET/MR 在難治性癲癇術前評估中的應用”闡述了 PET/MR 癲癇病病灶精準定位及術前評估、分期治療方面的價值,對 PET/MR 在這一疾病的臨床應用充滿展望;李彪教授“PET/MR 在上腹部腫瘤中的臨床應用優勢”的報告回顧了 PET/MR 的發展歷程,用詳實的病例展示了 PET/MR 在腹部腫瘤等方面臨床應用新進展;王全師“PET/CT 和 PET/MR 與分子影像”指出分子影像架起了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對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武志芳“PET/CT 胃腸道腫瘤中的應用”論述了 PET/CT 在胃腸道腫瘤診斷、療效評估等方面的價值;韓星敏“PET/CT 在腹膜后腫瘤的應用”從病變定位、影像學征象、臨床等方面全面講解了腹膜后腫瘤的專業知識;趙新明教授“FDG PET/CT 在肺癌精準診療中的作用”結合豐富的病例講解了PET/CT 對肺癌早期診斷及肺內結節,肺癌化療療效評估的臨床應用;譚健教授“131I精準治療甲亢中不可忽視的環節”、樓岑教授“碘131治療甲狀腺癌的現狀與 MDT 討論”的報告分別分析了核素在治療甲亢、甲狀腺癌的研究成果和臨床應用進展。
會議第二天西湖全景影像論壇,圍繞促進臨床醫學、影像醫學和核醫學的融合發展,密切相互間的交流合作,分享了醫學影像在臨床上的研究成果和應用,會議傳承和弘揚了全景醫學影像“專業立身、學術引領”的發展理念,為實現精準治療出謀劃策,努力讓先進的醫學影像設備、技術、方法更好地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服務。
出席會議的專家有中華醫學會候任委員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科主任劉士遠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全景醫學影像首席專家周康榮教授、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王培軍教授、浙江省放射學會候任主委許茂盛教授、浙江省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會長李林法教授、浙江省醫學會核醫學與放射防護分會主任委員樓岑教授、浙江省醫學會核醫學與放射防護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趙葵教授、浙江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程愛萍教授、浙江省核醫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潘建偉教授、全景醫學影像各地中心的院長以及眾位臨床醫學專家。
會上周康榮教授、劉士遠教授、王培軍教授、黃學鋒等教授等專家進行了精彩的報告演講。
周康榮教授的主題報告“肝臟腫瘤的影像診斷”重點講解了肝臟特異性造影劑普美在病灶定性定位分化評估等方面的臨床應用,經驗豐富,講解深入。劉士遠教授在“互聯網+AI助推醫學影像工作模式轉變”的主題報告中描繪了互聯網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應用的新藍圖,肯定了其在精準診療和助推分級診療實現的重要價值。王培軍教授在“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影像評價”的報告中全面講解了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病理特征、影像對比分析等專業知識,內容豐富。許茂盛教授的主題報告“乳腺癌 MRI 診斷”論述了 MRI 在乳腺癌診斷、分期、輔助化療具有重要指導作用以及乳腺癌MRI影像組學研究新應用。
趙葵、李林法、程愛萍、陳萍、許遠帆、楊春山等專家的主題報告論述了 PET/CT 和 PET/MR 臨床應用新進展,探討了不同疾病病理、檢查方法、影像學表現及鑒別診斷等方面知識,病例豐富詳實,專業知識深厚,與會人員受益匪淺。陳萍教授介紹的新型顯像劑18F-PSMA的臨床應用引起了與會專家的興趣和關注。
黃學鋒、劉鳳強、姜鋒、周智洋、王金湖、閭夏軼、樓孝惠、楊開創、鄭曉等專家從臨床的視角通過豐富詳實的病例分析了分子影像在病灶精準定位、預后評估、治療方案的確定等方面的價值,充分肯定了醫學影像新方法新技術在臨床疾病診治中明確的指導作用。現場眾位臨床與影像學專家面對面交流,討論熱烈,學術氛圍濃厚。
本次論壇還特別設置了影像病例有獎競猜環節,從上萬例全景醫學影像病例中選取16例疑難病例,面向全國醫學精英進行有獎競猜征集,對全景醫學展示的疑難病例,與會專家們表示了濃厚的興趣,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參與解答,最后由周康榮教授進行了精彩的點評講解,參會人員認真聆聽,增長了影像學專業知識,拓寬了診斷思路,收獲滿滿。
會議最后,張建院長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并宣布本次論壇正式落幕。
本次論壇大咖匯聚,專家云集,為參會人員搭建了高起點、寬范圍、深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展示了影像醫學前沿動態和學術研究成果,讓不同學科的專家教授面對面深入交流探討,對進一步推動分子影像、核醫學與臨床醫學多學科融合發展,助推精準診療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本次媒體支持也要邀請了浙商雜志一起助陣,更好的來宣傳本次大會的精彩內容。
參會的同道們高度贊揚了此次盛會,表示通過兩天緊張密集的學習,開拓了眼界,收獲了豐富的影像學知識,對全景在學術交流方面提供的機會表示感謝,全景一直重視學術交流探討,多次舉辦高水準、寬領域研討會,努力推動多學科融合創新發展,讓精準診療落到實處。未來全景將繼續重視科研創新與學術交流,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效精準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