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和北京2019年10月25日 /美通社/ -- 2019年10月24日,由國內專業社保服務機構51社保主辦的第七屆中國企業社保高峰論壇第五站在重慶隆重舉行。本屆峰會重慶站邀請到51社保CEO余清泉、51社保CGO張軼、智聯招聘人力資源部高級總監鄭嘯、江小白人才學院院長王力鋒等眾多業內知名專家及人力資源、社保從業者,共同探討新時代下,中國企業社保變革趨勢、人力資源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及如何打造高效人才培養體系。
HR借鑒產品思維自我進化,協助企業平滑轉型升級
會議上,51社保聯合創始人兼CGO張軼發表以《新時代下的HRO》為主題的演講。將HR分為四種特質:交付型、專家型、戰略型、文化型。特質和崗位沒有關系,只與企業當下需要哪種特質的HR有關。張軼表示,產品思維是打造更好產品的方法論,HR將員工作為用戶,幫助員工成長。將企業當作客戶,推動員工為企業帶來利潤。
51社保創始人兼CEO余清泉在大會現場發布《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9》,并基于白皮書調研的數據結果,與大家分享在企業合規大趨勢下,HR應該如何協助企業實現平滑轉型升級。余清泉建議,HR未來的發展需要全面面向效率,聚焦核心價值。抓住降費紅利,逐步對沖基數合規壓力,力爭企業平滑轉型升級。
管理注重效能提升,企業培訓上承戰略下接績效
智聯招聘人力資源部總監鄭嘯,以《不確定時代下效能提升》為主題,談到企業應對未來風險的方式,需要從不確定的事件里面去梳理確定的事情,這也是企業提升組織效率的方式。面臨未來經濟大環境整體萎縮的情況,人力資源管理者就需要借助技術升級的趨勢,利用算法大數據提升管理效率。
會議上,江小白人才學院院長王力鋒談到如何針對企業現狀,打造合適的人才培訓系統。王力鋒表示,企業做培訓一定要結合兩點:上承戰略,下接績效。培訓體系搭建需要挖掘組織內部的各項需求,結合企業情況,使培訓有層次、目標、計劃和管控,實現經營賦能。培訓轉化體系需要與企業績效相結合,把培訓結果與個人職業發展相結合。
穩中求新應對變革,價值交換共同成長
會議最后,51社保CEO余清泉、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易立、宗申動力人力資源經理劉君梅、財信環境HRD郭千華、前微軟中國(區域經理)馬莉,進行了以《VUCA時代下,人力資源部門的價值重塑》為主題的圓桌討論。就企業如何應對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企業如何管理95后員工發表了各自觀點。
討論中,劉君梅說道:“面對經濟、環境、時局等不確定的因素,企業需要在變化中穩中求新,管理團隊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用創新破局。”
馬莉也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數字化轉型,在不確定性中制定計劃和規劃,協助老板做好人力資源管理。
談到如何管理好95后員工,劉君梅認為:“管理者要同95后新生代員工進行價值交換,分析95后的需求與公司的供給對等關系,建立心理契約。”
此外,管理者們需要接納尊重95后員工的不同點,制定并落實合理培訓機制幫助他們成長,同時也讓他們協助企業更好地發展。
第七屆中國企業社保高峰論壇重慶站,吸引了重慶地區近千位人力資源、社保從業者前來參會。會議中,大家認真聆聽了51社保CEO余清泉對《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9》的深度分析。作為國內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商,51社保在峰會中發布的白皮書引起行業內部對社保政策的關注。外部政策合規趨嚴,企業成本壓力巨大,更多的中國企業已逐步將合規納入了進程。作為中國互聯網社保的開創者,51社保致力于為企業提供社保、商保、薪酬、殘保金等綜合解決方案服務。51社保采取獨特創新的4S模式,依托更透明、更高效、更放心的51社保全直營服務體系,幫助廣大企業控制用工風險、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員工福利。
目前在全國擁有109個直營城市,覆蓋所有一、二線城市,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直營服務。51社保將以服務價值為核心,以互聯網技術為驅動,以開放融合共生共贏為信念,不斷探索新時代的中國企業社保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