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2019年10月31日 /美通社/ -- 2019“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自今(31)日起一連3天,在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展出。同期舉行臺灣養殖漁業、畜牧產業展覽暨會議,并首度結合臺灣農委會、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及丹麥商務辦事處,推出“循環農業創新跨域鏈結”國際論壇,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農漁畜三展齊發,共計有300家參展商、展出規模達6,000平方米,準備在展期內爭取大訂單,一舉搶占市場商機。
主辦單位 Informa Markets 臺灣總經理劉櫻惠表示,極端氣候、糧食危機和食品安全議題正在改變食物體系與產業結構變革,跨領域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成為主流趨勢,使永續農業非夢事。本屆農漁畜技術展甫邁入第三年,展會媒合商機估計可突破新臺幣3億元,且其利基性的市場需求,將在未來5年內不斷升溫。
由臺灣農委會推出的“臺灣農業技術館”,展示逾30項技轉量產之技術,包括設施型農業、生物性肥料、飼料添加劑、生物技術等。此外,世界蔬菜中心也首度進駐“臺灣種苗館”,與展商共同推廣具適應特殊氣候、易于栽種、抗病和豐產特性的蔬果花卉種子及種苗,亞蔬也推派分子遺傳研究室主持人謝羅倫博士,于會議分享智慧農業輔助種子保存之技術。
畜牧展覽區超過3,000平方米,并設置“動物用藥”、“沼氣發電”、“飼料暨飼料添加劑”三大專區,提供業者多元豐富的養殖技術。連續兩屆參展的“沼氣發電館”由工研院李志杰博士領軍,搭配“綠色能源循環經濟共構暨養豬場沼氣再利用推廣”之會議,積極推動轉廢為能之技術與商機。海外展商也不遑多讓,今年計有超過40個國際品牌帶來完善的蛋雞與家禽自動化設備,如 Skov、Nabel、Kyowa、Sanovo 和 Kutlusan。
養殖漁業則以智能養殖作為展覽主軸,展示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水質檢測、環境監控等現場作業,協助業者改善養殖環境、減少無效投料。主辦單位也將于11月2日舉辦“臺灣養殖漁業新紀元”技術發表,邀請臺灣海洋大學、昕創生醫技術、昊博國際、富宸自動科技和點點塑環保科公司技接力開講,盼協助新創業者沖高媒合率。
“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開展首日突破10,000人次參觀。現場除了能觀摩與體驗機具和設備,也有農機抽獎等活動。主辦單位在展場中還設置消毒設備,提醒業者持續各項生物安全措施。有興趣的業者,可把握時間參觀。
參觀信息:
展出時間:10/31(四)-11/2(六) 09:30-17:00
展覽地點: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1樓K、J區
入場規范:業者或有邀請函者,即可免費制證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