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9年12月19日 /美通社/ -- 2019年12月18日,美通社2019新傳播年度論壇“贏媒體 贏變革”在深圳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中,來自華爾街日報、霍爾姆斯報告、彭博社、每日經濟新聞、羊城晚報、微軟、中興、Cision、攜程、騰訊、奧美、一加科技、埃森哲、博然思維等眾多媒體及企業業界領袖人物參會,在場的千名公關傳播行業精英共同解讀全球傳播趨勢,探討新一年媒體行業變革,共同展望與探索未來傳播人的機遇與挑戰。
2020 全球傳播最新趨勢
Cision和美通社亞太區總裁陳玉劼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企業傳播面臨宏觀環境、傳播行業、和受眾的變化的挑戰,但這些挑戰中也孕育著提升和突破的機遇。面臨在付費媒體和社交媒體的傳播效果回報下降,利用新興的技術,通過新提供相關、可信、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在公信度的媒體渠道傳播能幫助客戶打造真正有質量的影響力。
對立世界的全球傳播,抵制武器化的虛假新聞
霍爾姆斯報告全球CEO/主編 Arun Sudhaman 談到了混亂的媒體環境,以及公關專業人士越來越需要通過向媒體和觀眾提供真正的創造力,更加積極地成為一支向善的力量。整個公關行業都有責任摒棄利用社交平臺部署虛假敘事的理念和誘惑,通過提供具有價值的獨特、真實的內容來打擊虛假敘事。假新聞的武器化是我們都必須抵制的誘惑。
2020 亞太企業內容傳播三大核心挑戰:預算緊縮、內容生產與效果評估
亞太地區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體,也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市場,為了探尋不同區域之間傳播的共性和差異,美通社調查了亞太地區十個市場的近千名企業傳播負責人,發布《2020亞太區企業傳播報告:挑戰、多元化渠道與新聞偏好》,美通社亞太區受眾拓展兼發布服務總監劉曉林現場對報告進行了深度解讀。
調查發現,內容生產、效果評估和傳播預算是亞太區企業共同面臨的三項核心挑戰。傳播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和消費者建立對話和信任的關系,而消費者對內容的參與和互動,則是決定下一步行動的關鍵。公眾的信任度正在緩慢但非常堅定的回歸到主流新聞機構,企業傳播應當建立一個組合的渠道策略,發揮渠道間的協同效應,讓傳播效力最大化。傳播未來的價值增量在于關注品牌贏媒體內容資產的積累和長尾效益的提升。
數字媒體及企業傳播新機遇
2020年在數字化方面,手機仍然主宰著新聞消費,社交媒體也是新聞傳播的重要門戶。彭博社亞太數字總編輯 Alyssa McDonald 認為,記者經會講一些有趣的故事,企業傳播者需要與之溝通并提供最佳的內容。企業傳播者需要考慮如何在不同的平臺進行跨平臺的宣傳,確保能夠為這些新聞故事提供照片,提供視頻,提供多樣化的報道手段,使它變得更加具有說服力。
從優勢傳媒到一流科技傳媒,2020技術元年,用內容創意打動用戶
傳統媒體在新的思維下如何進行傳播?傳統媒體的價值是什么?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分享了每日經濟新聞以及傳統媒體所面臨的問題。他表示,2020年應該是作為傳統媒體最后的機會,或者我稱之為是技術元年。然而財經媒體是所有媒體里面、所有新聞形態里面最苦澀的,所以它一定得講故事,一定得讓別人來聽。內容創意和人文情懷非常重要,因為這個世界有時候是很冷的,人和人之間是沒有溫度的,希望這樣的創意能夠有人文情懷,能夠打動我們的用戶。
探討微軟數字化轉型的敘事和實踐 -- 傳播價值思想,聚焦隱形能力
作為世界領先企業,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運營、傳播及公共事務副總裁商容女士分享了微軟數字化轉型的敘事和實踐。微軟有非常成功的企業故事,商容認為,好的傳播和敘事不僅能夠成為“帶貨”的營銷工具,更是聚焦隱形能力,承載使命愿景、文化、信任,富有未來意涵的對話機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在重新思考企業的目標和存在的意義,認為構建美好的社會比回饋股東利益更加重要。她相信有責任感的好公司將會憑借這些隱形能力,贏得未來。
企業全球化傳播的挑戰 -- 信任
全球化品牌在面對多地區受眾時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獲得他們的信任。中興副總裁,品牌部總經理戴澍表示,品牌涉及到的因素不僅是產品,還包括企業價值觀、文化、服務、社會責任等等。但作為消費者與投資者,品牌因素也影響了用戶購買,決定行業內合作的成功或有更好的購買意愿。
2020傳播趨勢的拐點:贏媒體崛起
Cision全球產品管理負責人Chris Hackney在“崛起中的贏媒體管理”主題分享,指出,當下現在傳播現狀有三個特點,“憑直覺”,“被動回應”,以及“預算不足”。營銷過去經常是一種藝術性的,而不是科學性的事物,它是一種軟技能,但是隨著數字化的發展,營銷整個行業都獲益匪淺。Chris建議企業通過對贏媒體的管理,專注于轉化,了解傳播如何賦予業務價值。
沖突世界中的對話與增長 -- 公關價值再思考
李國威現場分享“沖突世界中的對話 -- 公關價值再思考”。公關目前的使命是促進對話,在重塑品牌愿景、重新進行品牌定位以及危機修復的時候,“對話”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沖突中,對話更加不可或缺。公關另一個重要職能是,帶來企業的增長。李國威認為,當今新媒體時代沒有討論價值的內容不值得生產,公關思維需要做到 “大處思考,激發討論”,從政策、行業、文化和功能各種角度,引發產品與品牌對企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社交媒體時代如何重塑國際傳播
攜程集團國際事務部總經理王瑩女士帶來《社交媒體時代如何重塑國際傳播》分享。王瑩表示,社交媒體時代帶來了傳播機遇,打破了國際傳播邊界,輔以更加有針對性的傳播策略與反饋調整,可以不斷優化正向傳播循環,以此重建用戶信任度以及全球用戶的長期正向積極關系。攜程通過從上而下的頂級KOL策略,將傳統的媒體與新媒體進行結合,打破行業競爭壁壘,吸引合作伙伴與公共輿論焦點,最后通過國際品牌的傳播驅動業務增長。
助力PR出海新征程:中國品牌全球化傳播新思路
伴隨著中國幾十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中國企業在走出國門面向全球的品牌傳播中的新的挑戰、機會及傳播實踐分享。華爾街日報亞太區內容營銷編輯 Jessica Vahrenkamp,陽光電源光儲事業部市場部總監李秋宜,童心制物市場部總監白晨,易點天下CMO趙嵐,深圳奧美董事總經理周含盈參與了“助力PR出海新征程:中國品牌全球化傳播新思路”圓桌討論。
Jessica Vahrenkamp 表示,數據以及對于數據的使用都很重要,我們要鎖定目標受眾,使發布的內容更具有相關性。 李秋宜與白晨作為企業方,表示與廣告相比,大眾溝通更為重要,在互動方式、內容方面增加投放,強調品效合一將會是未來趨勢。
傾聽、互動,發布和監測 -- 海外社交媒體營銷
Cision Social CEO Ulrik Bo Larsen 就海外社交媒體營銷的創新管理方式進行了分享。Larsen及其團隊發現,很多企業傳播理念都是來自于比爾蓋茨1996年的一句話“內容為王”。不管是在大型的廣告營銷還是發稿中,都應當非常關注內容本身。在應對分散的、碎片化的傳播內容與工作中,“整合”非常重要,在使工作更加簡化的同時,讓內容更好。
海外溝通的探索與挑戰 -- 君子和而不同
博然思維合伙人趙任峰以“和而不同 -- 海外溝通的探索與挑戰”為題帶來分享,他為出海企業提出了三點建議:不打無準備之仗,充分利用溝通戰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及以人為本。他認為,中國企業技術實力的提升已經有目共睹,技術以人為本,產品為人服務,我們需要更多地通過企業故事,闡述產品的高舉低打,來影響企業利益群體。
國際市場品牌傳播 -- 一加的探索
來自中國手機品牌一加的高級營銷總監曹青先生,分享了中國品牌做出海走出去的傳播力量的三個重點。出海首要考慮的不僅是戰術、語言、市場的問題,更要誠意正心,為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得到最好的體驗。其次一加利用“用戶共創”這一模式,與用戶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的社區。最后是真正的“國際化”,以開放的心態做服務全球的產品,很多問題就會更容易解決。
門戶3.0:內容生產與運營的數字化革新
近年互聯網平臺、社交平臺的運作越來越重要。作為品牌傳播最重要的一個介質,如果不了解平臺如何運作的,傳播也很難看到效果。平臺中,人工干預的內容占比在10%-30%,內容能夠符合機器的識別和機器的認知,才能有更好的展現效率。但這并不意味人不重要,而是機器能夠把人解放出來去做更有創意的事情。
企業如何贏在“無界”傳播時代
全球化傳播不僅包括全球化傳播及傳播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交易市場間的利益相關者。圓桌討論“企業如何贏在‘無界’傳播時代”環節,由埃森哲品牌營銷高級總監范躍龍主持,羊城晚報品牌傳播中心首席內容官區健妍,英為財情大中華區主編李嬌嬌,老虎證券合伙人方磊,邁瑞醫療媒體公關負責人王蕊,美通社新媒體總監、全球企業動態主編張晉參與。
范躍龍指出,全球消費者有一定忠誠度,但是也有立場,企業價值觀越來越受重視。健妍表示,中國市場有別于海外歐美等國的傳播市場,更為復雜。李嬌嬌,以特斯拉為例,強調了PR和IR溝通融合的重要性。張晉表示,上市公司應該通過專業的、正規的渠道及時報送信息,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避免被很多不準確的信息誤導。
美通社2019“新傳播年度大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
在美通社2019新傳播年度論壇現場, 2019“新傳播年度大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共有60家企業與機構獲得獎項。獲獎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