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1月16日 /美通社/ -- 2020年1月14日至15日,第九屆中國公益節在北京隆重舉行,現場匯聚了公益界領軍人、基金會負責人、國際組織和NGO領導人、商界領袖、主流媒體、熱心公益代表等逾千名社會各界熱心公益的代表一同見證了公益節的盛大開幕。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的公益創新,探索公益新模式和新思路,助力公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51社保的價值使命是“讓每一份工作都有保障”,在這一使命的驅動下,51社保在殘障人士就業模式上的不斷創新,榮獲了“2019年度公益創新獎”;51社保同路助殘就業公益項目作為專注于為殘障人士提供就業服務的品牌,榮獲了“2019年度公益項目獎”。
中國公益節設立于2011年,是國內首個由大眾媒體聯袂發起的以“公益”命名的節日。活動旨在弘揚公益精神,倡導公益行為,搭建政界、商界、學界、公益界、媒體界等多方對話的平臺,通過主題演講和高端對話的方式,探討公益熱點,分享公益最佳實踐。
潛心探索公益事業,攜手助力慈善發展
第九屆中國公益節以“公益創造美好”為主題,特別關注了新時代背景下的公益創新,聚焦公益新生力量。今年的公益節在總結以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打造了公益節歷史上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活動。現場通過講述、倡議、對話的形式分享了各界代表的公益主張,通過跨界對話的形式為中國公益發展建言獻策,引導更多企業建立關注和參與公益的態度。與此同時,樹立了中國公益年度新氣象,向公益踐行者致敬。
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類話題備受矚目,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已經具備公益意識和公益行為。51社保創立至今,始終堅持商業價值和社會責任并重的發展模式,使命是讓每一份工作都有保障。
同路作為51社保旗下專注于為殘障人士提供就業服務的品牌,依托深耕多年的人力資源服務經驗和大數據,創新性的構建殘障人士勞動共享協作平臺的服務模式,建立殘疾人就業基地,搭建起企業與殘障人士之間橋梁,通過合規合理的就業解決方案幫助殘疾人就業脫貧,同奔小康。
殘疾人事務關乎社會公平正義,更關乎每個人的利益。51社保社會責任部總監任兆龍提到:“殘疾人就業支持項目的初心是幫助殘障人士更好地融入企業,解決就業問題,讓殘障人士的勞動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持,這不僅需要人力資源企業的幫助與支持,還需要社會各界的更多企業和個人投入力量,為殘障人士打造無障礙的社會環境,提供就業便利。”
創新非遺就業模式,攜手構建美好世界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思維與技術帶來的變革,為社會創新提供了特殊條件,也對公益行為帶來影響。51社保同路啟動的就業解決方案“最美傳承”殘疾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業項目,從就業角度出發,以非物質文化遺傳作為載體,改變大眾對殘疾人勞動價值的認知,不僅能夠滿足市場需求,還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過程中,為企業、殘障人士和社會搭建就業橋梁,呼吁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支持殘疾人非遺就業,為殘障人士就業賦能,實現從就業到穩定就業,最終成就個人職業發展。
2018年5月,聯合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啟動“最美傳承”殘障人非遺傳承就業系列培訓項目,51社保向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100萬元;2018年8月,“最美景泰藍”項目在北京平谷正式啟動,;2019年5月,51社保聯合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舉行了研討會,發布第一份《殘疾人非遺就業價值研究報告》;2019年7月,“最美蜀繡”殘疾人非遺就業項目在重慶市忠縣同路殘疾人關愛中心落地實施。該基地根據不同的殘疾類別,有針對性的定期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幫助殘障人士習得一技之長,為就業找工作做準備。
截止目前,51社保同路已成功協助1000+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為殘疾人就業保駕護航。51社保同路呼吁更多企業,能夠建立關注和參與公益的態度,認真執行國家制定的殘疾人就業政策法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殘疾人精準脫貧貢獻力量,為創建無障礙環境持續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