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蒙海姆2020年2月17日 /美通社/ -- 拜耳公布了拜耳作物科學事業部(以下簡稱“拜耳”)產品研發線和專項研發線的相關進展。2019年,拜耳產品研發線取得逾55項主要項目和配方進展,為全球種植者提供450多種全新玉米、大豆、棉花和蔬菜商業雜交品種及新品種。拜耳作物科學年度研發投資達23億歐元,幾乎是公司主要競爭對手研發經費的兩倍。拜耳擁有業內最豐富的產品研發線,持續將研發投入轉化為創新產品,應對來自種植者、消費者和環境等方面的多種復雜情況,銷售峰值預計可達300億歐元。
拜耳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兼作物科學事業部總裁康德(Liam Condon)表示,“在拜耳,我們以解決全球性嚴峻挑戰為動力。在農業領域,這意味著滿足全球人口的糧食需求,消除饑餓。所有經營規模的種植者都渴望創新,既保證作物的產量,也兼顧環境安全持續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積極開發首屈一指的產品研發線。”
拜耳的領先之處在于采用創新戰略,在漸進與顛覆措施中取得平衡。借助在種子和性狀、作物保護,及數字農業領域領先的專業知識,拜耳在改進產品性能的同時,也在構想嶄新的途徑和舉措。
全新進展
拜耳宣布了一種全新的除草劑分子:30年來首款新型大田苗后除草作用方式。多重雜草控制作用方式,對管理除草劑抗性和促使形成免耕農業等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發現新除草劑作用方式是一項行業挑戰,但是拜耳持續投入,運用領先的化合物庫和先進的篩選能力,取得了突破。拜耳公布了一種正處于早期研發第2階段的分子,早期研發表明,該分子能有效控制主要雜草。這項工作證明拜耳的一項長期承諾取得了進展。該承諾包括在今后十年內投資約50億歐元研發多種雜草對抗方法。與該化合物的研發密切相關的是一項與其對應的抗除草劑生物技術性狀研發項目,初步方向目前正在評估中。
通過作物管理靈活性變革,拜耳的矮稈玉米有望帶來環境可持續發展效益。由于該品種比現有雜交大田玉米矮幾英尺,該產品以讓種植者為應季作物種植進行精準投入為理念,例如,可以在作物需求時節施撒氮肥。一些矮稈玉米雜交品種的種植間距還可以縮短,從而能在同樣的土地面積上提高玉米產量,還可能降低土地和用水需求。矮稈玉米還有助于改善作物直立性,包括提高帶皮玉米穗和莖稈抗倒伏能力,有助于降低極端氣候下大風等惡劣環境條件造成的作物損失。拜耳公布了矮稈玉米的育種和生物技術方法均提升至研發線第3階段,以及第三種獲得矮稈玉米的途徑,這一處于發現階段的項目已經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得到驗證。
首屈一指,精益求精
XtendFlex大豆采用新一代大豆雜草控制方式,2020年春天將進入上市階段,目前正在等待美國監管部門的批準。該產品以Roundup Ready 2 Xtend大豆為基礎,并增加了對于另一種除草劑 -- 草銨膦的耐受性。XtendFlex以外,拜耳還取得了第四代和第五代大豆除草劑耐受性性狀進展,率先實現了第六代除草劑耐受性成果,預計將于2030年上市。
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定制化增值解決方案,造福種植者
沒有單一方法能解決農業所有的問題。任何產品組合都必須根據每位客戶的田間需求定制。基于對相關需求的進一步理解,拜耳以數字化工具加速提高種植者應對特定挑戰的能力。
Climate FieldView數字化農業平臺現已在全球超過20個國家上市,憑借綜合全面的整套關聯工具繼續引領行業發展,使種植者基于數據做出決策,提高生產率。全球種植者已經認可這項技術帶來的價值,采用該平臺的種植者數量迅速增加。同時,FieldView的創新還表現在為行動提供數據洞察,全球現已有超過9500萬英畝(5.7億畝)的農田數據連接到FieldView平臺,使其成為數據聯通的領導者。
作為該類首款數字工具的Seed Advisor為種子經銷商提供了一種可預測的模型,將行業最大的專用種子基因庫與區域種子性能數據相結合,幫助預測種植者田間表現最佳的雜交品種。2017-2019年的性能測試表明,種植者田間試驗每英畝穩定增產6~9蒲式耳(每畝玉米穩定增產約25~38公斤)。2021年預售擴展計劃包括美國主要玉米產地的三個州。
在南美洲,Advanced Seed Prescriptions(先進播種建議)正在釋放產量潛力,采用種植者的歷史田間數據或田間健康影像,結合拜耳的專有田間試驗結果,提供符合其獨特收成或盈利目標的動態玉米密度定制化種植方案。近期的試驗表明,巴西和阿根廷平均每英畝增產3.2蒲式耳(每畝玉米增產約13.5公斤)。
拜耳的育種優勢是集成先進育種技術、數據科學以及數字化分析平臺與全球最大種質資源庫的綜合成果。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全新應用使拜耳不斷迭代研發產品的速度和規模,滿足種植者的需求。在產品研發線中盡早識別高潛產品,有助于在各種條件下開展更加廣泛的田間試驗,并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收集更有價值的產品洞察。這些數據為拜耳每年成功向種植者交付全新雜交品種和新品種提供支持。在玉米領域,這促使拜耳在美國的六大玉米主產區中的五個區取得了領先地位。與競爭對手相比,領先的拜耳雜交品種的增產優勢可達每英畝7-10蒲式耳(每畝約30~42公斤)。
拜耳投資創新,是構建下一代可持續農業的投資
拜耳創新專注于提高生產率,降低環境影響,為優化決策提供數據依據。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承諾還包括為全球不同經營規模的種植者提供創新成果應用。
拜耳的ThryvOn技術,即棉花中的盲椿蟓和薊馬控制性狀,預計于2021年上市,目前正在等待監管部門審批。ThryvOn技術預計將給種植者帶來巨大價值,保護植株健康,防控當前生物技術性狀無法管理的害蟲,保障潛在收成。昆蟲防護性狀的進展可降低葉殺蟲劑的施撒需求,并提高畝產。
依托拜耳數十年發展公司產品組合的長期承諾,如今的作物保護解決方案包括更加安全和高效的化學成分,例如先進配方、更嚴格的安全標準和更優效果。以全新的谷物殺菌劑iblon技術為例,使用iblon處理的小麥比市場標準平均產量提高2.2%,種植者可在其經營的各方面提高效率和可持續性。
拜耳作物科學事業部研究與開發部全球負責人Bob Reiter表示,“將研發成果轉化為交付到種植者手中的解決方案,提高生產率,創造新價值,優化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憑借在各技術平臺的領先優勢,拜耳能夠充分發現、組合并定制農業解決方案,服務尚未被滿足的需求,并構想嶄新的途徑和舉措,使種植者、消費者和地球家園互惠共贏,共同發展。”
關于拜耳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公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健康與營養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公司致力于通過產品和服務,幫助人們克服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和老齡化帶來的重大挑戰,造福人類。同時,集團還通過科技創新和業務增長來提升盈利能力并創造價值。拜耳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在全球,拜耳品牌代表著可信、可靠及優質。在2018財年,拜耳的員工人數約為117,000名,銷售額為396億歐元,資本支出為26億歐元,研究開發投入為52億歐元。更多信息請見www.bayer.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http://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本公司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