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4月17日 /美通社/ -- 近日,攜程商旅特別攜手國內領先調研機構CTR,圓滿完成了《2019-2020中國商旅管理市場白皮書》,并將于4月23日首次以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發布。屆時,攜程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攜程商旅CEO方繼勤將攜手凱悅HYATT酒店集團中國區全球銷售主管夏如、飛常準民航旅客服務測評總監王智勇、首汽約車快捷出行事業部合作負責人唐致遠、攜程商旅市場及平臺負責人趙祥翔共同亮相《2019-2020商旅管理市場白皮書》線上發布會,旨在探討疫情下商旅發展新趨勢和新生態,闡述差旅行業蘊藏的新型增長邏輯。
一個邏輯 闡述差旅行業增長轉變
白皮書指出,2013-2018年,中國差旅支出平均增長11%。2019年中國差旅支出達到4007億美元,增速降至歷史最低水平5.9%。由于新冠疫情影響,商務旅行計劃出現短期“冷凍”狀態。雖然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爆發可能導致中國商旅支出境內和境外出現分化。2020年中國差旅支出可能降至此前預估值的60%,首次出現負增長,回退到2014年的水平。
對此,攜程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攜程商旅CEO方繼勤先生認為,隨著國內疫情趨于穩定,商旅出行人次在穩步上升中,不過仍未看到完全恢復的跡象。由于世界確診人數已經接近200萬,接下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商旅業的復蘇,主要還需依靠國內商旅需求的拉動。中國商旅客的國際出行,較長時間內基本都會停滯。對于那些在中國境內但國際業務較多的企業,例如外貿企業,往來世界各國的差旅活動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屆時,方繼勤將分享接下來一年商旅管理企業的市場增長邏輯和市場側重點。
三位大咖 全方位洞察商旅細分領域
本次《2019-2020中國商旅管理白皮書》線上發布會,還吸引了凱悅HYATT酒店集團中國區全球銷售主管夏如、飛常準民航旅客服務測評總監王智勇、首汽約車快捷出行事業部合作負責人唐致遠三位大咖的加入。他們將分別從酒店、民航、用車角度開啟“頭腦風暴”,探討疫情給差旅行業帶來的全新改變。
據白皮書調研顯示,2019年國內酒店數量同比增長12.7%,國內酒店市場需求熱度同比增長40.0%,較2018年增速都有所放緩。疫情突襲,也給酒店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從2月17日開始,部分酒店開始恢復運營,有訂單酒店數持續上升,至2月22日,全國有訂單酒店數達9000家。作為擁有超15年行業經驗的“老酒店人”,凱悅HYATT酒店集團中國區全球銷售主管夏如認為,多數酒店入住率依然較低,整體市場熱度仍需一段時間恢復。她也將在直播中回顧2019 凱悅集團RGI表現,呈現凱悅酒店在亞太地區的預訂情況,并進一步解析酒店行業未來發展生態。
2019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3億人次,完成135162.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9%。疫情影響下,海內外乘客出行計劃的大量取消對民航運輸也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據白皮書預測,影響最嚴重的是亞太、歐洲及北美,其中亞太業績將下滑37%,損失880億美元,北美下滑27%,損失500億美元,歐洲則會損失760億美元。飛常準民航旅客服務測評總監王智勇,擁有超過13年的民航行業經驗,并于2012年主導創立第三方民航服務測評機構CAPSE。他說,新冠疫情對于民航業的影響遠超非典時期。在本次疫情暴發前,內地市場的載客率在80%,此后載客率迅速滑落到60%以下,有時甚至低于40%,即便是執飛的航班,座位數不變,但每個座位的單位收入還是會受損。同時,依托于飛常準平臺海量的大數據,他還將進一步深入剖析商務客需求的變革與不變及國際民航變化趨勢。
除了民航和酒店外,用車也是企業差旅的必備環節。根據白皮書調研顯示,目前企業對用車產品進行差旅專業化管控的比例相對于機票和酒店,差距仍然較大,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但疫情,使得用車行業面臨冰寒期。作為深耕出行及交通行業多年的專業人士,首汽約車快捷出行事業部合作負責人唐致遠先生認為,“后疫情階段”市內用車點到點業務將首先恢復,但差旅接送機同比2019年下降22%,恢復仍需時日。他還將分享TMC網約車業務的發展趨勢,并針對“員工安全需求催生新的增長點”進行集中闡述。
六大維度 精華解讀差旅生存“面面觀”
自2017年起,攜程商旅已經連續三年成功發布行業白皮書。《2019-2020中國商旅管理白皮書》是持續走訪了100多位旅游和商旅業內專家、近9000位差旅負責人及財務負責人,及20000余位一至四線城市高頻商旅出行人士的重要成果。
本次白皮書除了“全球及中國商務旅行市場”、“企業差旅管理概況”、“商旅出行人士圖鑒”、“2019-2020商旅出行大事記”、“商旅未來趨勢解讀”五大內容板塊外,還重點增設了 “疫情對企業及商旅行業影響”的相關分析。作為攜程商旅市場及平臺負責人,趙祥翔擁有近十年TO B運營及銷售管理經驗,近年來帶領攜程商旅不斷發力中小企業及平臺差旅業務。屆時他將對其精華部分進行詳細解讀。
另外,白皮書調研顯示,在線旅游預訂平臺(OTA)仍然是國內企業差旅預訂的主要平臺,使用比例為70.1%,使用TMC(差旅管理公司)的比例為23.5%。對比各行業在管控市場的差旅支出及其商旅總支出,還有相當一部分行業差旅沒有有效管控起來,差旅管控市場的支出比例低于其在差旅總體消費市場的比例,差旅有待管控空間仍比較大。如制造業,住宿餐飲業,專業科技活動,建筑,房地產,運輸與倉儲等行業差旅管控成熟度都將對較薄弱。其中公用事業單位,公共行政等國有和中央企業有相對更大的差旅待管控空間。金融保險活動,信息與通信,農林漁業差旅管控意識和成熟度更高。
更多精彩內容及企業差旅全新“生存法則”,敬請關注4月23日《2019-2020中國商旅管理市場白皮書》線上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