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楊嘉輝獲頒希克獎 楊紫獲選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研究學人

西九文化區
2020-05-13 19:54 11327
位于西九文化區、致力收藏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視覺文化作品的香港博物館M+宣布,香港藝術家楊嘉輝為首屆希克獎得主,以及駐居北京的獨立策展人楊紫獲選為首屆“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研究學人。

2020年5月13日香港 /美通社/ -- 位于西九文化區、致力收藏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視覺文化作品的香港博物館M+宣布,香港藝術家楊嘉輝為首屆希克獎得主。楊嘉輝以生動多元的手法創作聲音和表演,并充分體現于其裝置作品《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獲評審委員會一致贊賞。該裝置作品現與其余五位入圍藝術家的作品一同于M+展亭希克獎2019展覽中展出,展期至2020年5月17日。楊嘉輝的作品呈現一場管弦樂演奏,而樂師卻將演奏樂器發出的樂音消去,把觀眾的注意力轉移至一些經常受忽略的聲音之上。

左:楊嘉輝,攝影:Winnie Yeung @ iMAGE28,圖片由香港M+提供;右:楊紫,圖片由楊紫提供
左:楊嘉輝,攝影:Winnie Yeung @ iMAGE28,圖片由香港M+提供;右:楊紫,圖片由楊紫提供

由M+于2018年在香港設立的希克獎,其前身為烏利.希克于1998年在中國創辦的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2011年至2018年該獎總監由劉栗溧擔任。兩年一度的希克獎旨在表揚大中華區重要的藝術創作,開放予在大中華地區出生或工作的藝術家參加,致力把此地區百花齊放的杰出藝術創作呈現人前,并向國際推廣。楊嘉輝獲頒港幣50萬元獎金,其余五位入圍藝術家則各獲港幣10萬元獎金。

首屆希克獎評審委員會指出:楊嘉輝憑著他曾受作曲訓練的背景,以聲音為素材創作出富實驗性的作品。他把管弦樂隊演奏的旋律靜音,借此凸顯那些原本不被注意的聲音。楊嘉輝以幽默元素,促使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在通常被忽視或忽略的事物上,并對音樂本質和集體宏圖提出質疑。通過消除主導聲音,作品反映了當前政治動態的多種元素。

M+博物館館長兼希克獎聯合主席華安雅形容評審委員會的討論豐富深入,她說:在首次評委會議上,我們集中商議希克獎2019展覽中每件作品的優點,與各入圍藝術家分別面談,并討論了他們在這些作品以外的整體藝術實踐。這次呈現的入圍藝術家作品,淋漓盡致地反映了大中華地區當代藝術的現況。我們很高興能夠表彰楊嘉輝出類拔萃的精妙作品。謹此向他致以衷心祝賀,并感謝所有入圍藝術家。

駐居北京的獨立策展人楊紫獲選為首屆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研究學人。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前身為中國當代藝術評論獎,由烏利.希克于2007年成立。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每兩年頒發一次,以M+藏品系列為素材,支持聚焦中國藝術的全新研究。首屆資助計劃將提供港幣20萬元資助金,支持楊紫研究藝術家在二十世紀中國參與民間藝術的工作,亦即各種與非精英文化與民間信仰體系相關的實踐。他將在未來數月開展研究,并計劃于2020年年底發表論文及舉行公開演講。

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2020評審委員會十分贊賞楊紫的研究提案彌散性宗教與198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的起源。楊紫在論題中闡述民俗如何持續滋養二十世紀中國前衛藝術的發展,令評審委員會印象深刻。評委指出:楊紫提出的研究著眼于美學、傳統和信仰體系,凸顯那些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中容易被忽視的部分。我們相信他的研究將為整個M+希克藏品及M+藏品系列開辟嶄新的研究領域,而從更廣泛的層面說,可以提供理解和審視中國當代藝術的新角度。

烏利.希克強調,希克獎和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是表彰中國藝術當代實踐及新研究的重要發展,他說:看到首屆希克獎和研究資助計劃圓滿舉行,我感到十分欣喜。希克獎的涵蓋面廣及全球,體現了中國當代藝術超越國界的特點,并使世界各地觀眾都有機會接觸來自大中華地區藝術家的作品。希克獎延續CCAA的成果,在關于當今重要藝術實踐的對話中提出清晰的聲音。希克研究資助計劃則承接CCAA中國當代藝術評論獎的重要工作,是一項致力推動嶄新研究的實驗計劃,無疑將對此地區的藝術生態大有貢獻。

希克獎及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

M+設立希克獎,將大中華地區的當代藝術實踐推廣至國際。博物館致力在當前關于視覺文化的對話中確立新的焦點,而此焦點是跨領域、跨國界并以亞洲為中心。此獎項是這項工作的重要平臺,讓M+能夠追溯當代藝術中的聯系和鄰接關系,而個中的著眼重點,在當今此刻重要性更甚于從前。M+致力令有關中國藝術的研究及討論更豐富充實,并將討論擴展至此地區內外的參與者和觀眾,而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正正加強了這方面的工作。希克獎和研究資助計劃與M+希克藏品息息相關——此藏品是M+藏品系列的骨干,亦是目前世上最重要及最齊全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之一。

網上公布詳情

日期: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3時正(香港時間,格林威治標準時間+8小時)
平臺:YouTube: www.youtube.com/mplusmuseu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plusmuseum  
           網站:https://www.westkowloon.hk/sc/siggprize2019exhibition/winner-announcement
           WeChat:https://mp.weixin.qq.com/s/YTESLe26FdLu22ZVNsaIBg

首屆希克獎和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的網上公布由HUBLOT宇舶表贊助。

《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2018年,高清錄像、八頻道聲音裝置及地毯,45分鐘,藝術家借出,展覽現場照片(2019),攝影:Winnie Yeung @ iMAGE28 圖片由香港M+提供
《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2018年,高清錄像、八頻道聲音裝置及地毯,45分鐘,藝術家借出,展覽現場照片(2019),攝影:Winnie Yeung @ iMAGE28 圖片由香港M+提供

 

《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2018年,高清錄像、八頻道聲音裝置及地毯,45分鐘,藝術家借出,展覽現場照片(2019),攝影:Winnie Yeung @ iMAGE28 圖片由香港M+提供
《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2018年,高清錄像、八頻道聲音裝置及地毯,45分鐘,藝術家借出,展覽現場照片(2019),攝影:Winnie Yeung @ iMAGE28 圖片由香港M+提供

 

《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2018年,高清錄像、八頻道聲音裝置及地毯,45分鐘,藝術家借出。展覽現場照片(2019),攝影:Winnie Yeung @ iMAGE28,圖片由香港M+提供
《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2018年,高清錄像、八頻道聲音裝置及地毯,45分鐘,藝術家借出。展覽現場照片(2019),攝影:Winnie Yeung @ iMAGE28,圖片由香港M+提供
消息來源:西九文化區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美通說傳播
美通社專注企業傳播,為您分享全球范圍內市場公關、品牌營銷、企業傳播領域的最新趨勢、動態,介紹相關知識、經驗、技巧、案例和工具。
關鍵詞: 藝術 娛樂 音樂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