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8月7日 /美通社/ -- 2020年7月26日,伽藍集團旗下品牌自然堂再次開展“種草喜馬拉雅”活動。當自然堂團隊來到西藏日喀則南木林縣艾瑪鄉時,曾經的荒灘已經成為當地農牧民眾的致富之地,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情景著實令人激動而欣慰。
當地牧民告訴自然堂團隊:“這里曾經是沙石灘,經過你們幾年的種草改造,我們已經可以種土豆了,高原土豆銷量大可以致富。”致富經怎么念,老百姓心里最清楚。
在這里工作的藏族小伙果吉一家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和奶奶還有1歲多的外甥相依為命,家里僅有3畝土地,家庭年收入不超過9000元。作為家里唯一的勞動力,20歲的他曾經到其他省份的城市打工,但由于學歷不高、語言不通等問題,通過打工擺脫貧困的嘗試一次次落空。
2016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帶著“種草喜馬拉雅”項目來到這里,為這個貧困家庭帶去了希望,包括果吉在內的20多名貧困戶農牧民,加入到了艾瑪鄉的農民合作社,加入了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種草喜馬拉雅的項目中。“現在的日子可好了,在合作社工作后,每個月的收入都有5000-6000元。”果吉說,“而且每年牧草收割后,都能分給我們這些貧困戶綠麥草,為我們解決了牛羊過冬的大問題。”
在這個項目中受益的不僅僅有像果吉這樣的貧困立卡戶,來自日喀則南木林縣的大學畢業生次仁央吉也同樣深有感觸。大學畢業后,央吉應聘成為自然堂在涉藏工作地區的第一名藏族員工,為守護喜馬拉雅水源地而籌劃、奔忙。作為這幾年種草項目的親歷者之一,她親眼看到百萬平方米的荒灘煥發出的勃勃生機,她的家鄉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她讀懂了公益的力量。
2016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攜手自然堂,成立了“自然堂喜馬拉雅環保公益專項基金”,致力于喜馬拉雅冰川、珍稀植物和動物、獨特文化的保護,把“種草養地、涵養水土”的生態扶貧理念帶到了這里。2017年,在日喀則地區亞東縣種下了66萬平方米的綠麥草。2018年,在林芝市魯朗小鎮的自然堂百畝公益植物園種下龍膽草,開啟生態栽培示范項目。2019年,在南木林縣艾瑪鄉種下100萬平方米的綠麥草。直至2020年的5年時間,共種下超過266萬平方米的綠麥草,為守護雪域高原貢獻出更多的公益力量。
“通過活動的開展,讓我們的家鄉更美了,讓我們的家鄉更綠了,同時也讓我們的家鄉更富了。”日喀則市林草局楊喜林局長向我們介紹,“草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具有防風、固沙、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等重要的生態功能,對維系國家生態安全,地區經濟,人文歷史等具有重要的價值。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大力開展生態公益活動,為我們這里的生態保護做出非常大的貢獻。”
公益不斷延續,這樣暖心的公益行動也仍在繼續,5年來自然堂堅持將公益機會帶給每一位支持者,每年的7-8月,消費者凡購買1瓶160ml自然堂冰肌水(限量20萬瓶),自然堂將向喜馬拉雅環保公益基金捐贈5元,以回饋大自然純凈的美。點擊自然堂官方京東商城https://pro.m.jd.com/mall/active/XZWxpswa9JmX4Cdi41Mt6XPD2Ek/index.html 共同參與到保護大自然的公益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