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020年9月18日 /美通社/ --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提出: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明確新基建范圍,區塊鏈作為新技術入圍。
作為新技術,區塊鏈很火,但從各地實踐看,如何脫虛向實、賦能實體,是行業需要解答的共性問題。
正在打造“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的重慶,選擇了區塊鏈大賽這一載體,匯聚生態資源,促進產業落地。
從7月8日到9月14日,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區塊鏈應用創新大賽(以下簡稱智博會區塊鏈大賽)聚焦“渝你相鏈·互信共贏”主題,遴選區塊鏈應用優秀解決方案,打造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樣板,開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門。
運營:專業+嚴謹
作為數據存證和信任傳遞的新技術,區塊鏈正在構建數字化社會治理體系,引領步入價值互聯時代。
區塊鏈技術較新,大賽形式偏傳統,當兩者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背后也映射出賽事運營的專業度。
如果用幾個詞概括智博會區塊鏈大賽的特點,“政府主導、專業執行、川渝聯手、面向全國、突出應用”再貼切不過。
首先是賽事規格高,大賽主辦單位為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組委會,承辦單位為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和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執行單位為重慶市渝中區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重慶市區塊鏈應用創新產業聯盟和四川省區塊鏈行業協會,區塊鏈知名企業浪潮集團等全程支持。
突出應用方面,大賽采用開放式命題,參賽團隊須在“數字經濟、數字金融和數字社會”三大領域12個賽題中,選擇一個作為項目的核心研發方向,探索有具體落地場景的技術方案。
“希望通過這次大賽‘種好梧桐樹’,為重慶市吸引來自全球的金鳳凰。”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喬宏表示,舉辦大賽,最終目的在于吸納區塊鏈人才。
產業創新的高標準,要求大賽流程緊湊而嚴謹。本次大賽分為設計、開發和評比三個階段,分階段評選出50強、20強、10強。
專業的智博會區塊鏈大賽,吸引了眾多實力強勁的參賽團隊。他們當中,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高校的卓越人才,也有從事信息科技、自動化、金融、市場營銷等領域的行業精英。
回顧參賽團隊參加大賽的歷程,可謂一路披荊斬棘、過關斬將。7月8日大賽啟動,不到1個月時間,全球5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00支團隊報名;8月4日,經過初賽的方案文檔評選,50強項目出爐;9月1日,經過1天激烈而緊張的復賽,專家現場評審,誕生了大賽20強;9月14日,投資人打分評審,綜合決出大賽前10強。
從參賽隊伍組成看,絕大多數是企業組隊,占比超80%,這也反映了大賽由于強調解決實體經濟中的場景化問題,參賽專業度有一定門檻。
大賽啟動儀式上,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副局長景根元認為,賽事專業運營,能產生較大價值:造氛圍、匯人才、促應用、聚企業、促孵化、促國際化。
“立足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探路引領下一個新經濟時代。”重慶市渝中區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局長蔣學榮介紹,2017年,渝中區成立了重慶市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2020年升級為重慶市區塊鏈數字經濟產業園,正全面引領區塊鏈技術與產業創新發展。
評審:路演+公證
既然是大賽,賽和評兩個環節是核心。為確保智博會區塊鏈大賽公平、公正,大賽各階段評審過程全程錄像,并邀請公證處公證。
本次大賽,邀請到數十位區塊鏈知名專家傾力指導,輔導優化團隊項目,助力落地開花。參與專家不僅在與區塊鏈相關的學術領域,擁有較高的造詣,而且在區塊鏈的產業實踐中,也做出了不小貢獻,是我國區塊鏈行業的領軍人物。
大賽初賽評選方案文檔,從商業價值、創新度、應用場景、技術價值、用戶體驗等5個維度,重點突出政用、商用、民用領域的應用場景落地。復賽路演階段,專家主要從產品設計、技術領先性、商業價值、方案完整性、可實施性、團隊影響力等6個維度,對復賽項目進行打分。決賽路演階段,區塊鏈投資人側重從商業價值及投融資角度,評判項目優劣。
“本次大賽評選過程公平、公正。”智博會區塊鏈大賽頒獎典禮上,負責現場監督的公證處工作人員宣讀公證詞。
“項目哪兒用了區塊鏈技術?”“項目中,區塊鏈是否不可或缺?”“你們有落地重慶的意愿嗎?”……項目路演環節,專家發問一般直指問題要害,甚至不乏犀利的追問。
智博會區塊鏈大賽評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朱武祥表示,對區塊鏈項目的評審,聚焦于四點:第一,項目自身模式,如何提升產業效率;第二,項目難點,如何解決難點;第三,項目風險點,區塊鏈企業自身面臨的威脅;第四,項目優化點,未來還存在哪些優化空間。
“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智博會區塊鏈大賽評審專家、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夏琦認為,要把區塊鏈以服務的形式滲入,為產業客戶服務。
落地:激勵+服務
“能將區塊鏈技術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項目,才有場景,才有需求,才能脫虛向實。”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在智博會區塊鏈大賽啟動視頻致辭中表示,要借助大賽平臺,充分展示區塊鏈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的力量。
從大賽題目可見,強調場景化開發、與產業結合服務實體經濟,是大賽命題最大的亮點。
參賽團隊必須在給出的“數字經濟、數字金融和數字社會”三大領域中,選擇1個作為項目的核心研發方向,探索有具體落地場景的技術應用創意方案。
在重慶市區塊鏈應用創新產業聯盟理事長、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肖雪看來,經過工具化、標準化的積累,區塊鏈應用進入實體化階段,而大賽便是鮮明體現。只有經歷這些發展階段,才能慢慢做扎實區塊鏈產業。
為了吸引人才,留住項目,重慶為本次大賽儲備了“一攬子激勵”,包括高達100萬的現金獎勵、5000萬的投資激勵,大量的人才、落戶、稅收等政策待遇,以及幾十家頂級投資機構對接。包括開放重慶市區塊鏈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渝快鏈”,為大賽提供工具化支撐,讓項目在鏈上起舞。
“渝快鏈”依托浪潮區塊鏈BaaS平臺建設。浪潮集團副總裁張帆表示,“渝快鏈”是品牌,也是平臺,通過區塊鏈引擎服務(IBES)和開放聯盟鏈,構建可信“云+鏈”架構,實現互聯互通、融合創新。
建基地引企業、建園區興產業、建聯盟辦大賽、出政策辦論壇,一系列堅定有序又誠意滿滿的舉措,讓重慶站到了區塊鏈產業的“C位”。
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的近半年內,重慶各級政府單位發布支持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近30個,在數字經濟、金融科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40多個領域和眾多細分產業方向鼓勵使用區塊鏈技術。
“百舸爭流、百花齊放。”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區長左永祥如此形容大賽成效。他表示,大賽各項成果將為渝中區區塊鏈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希望專家、投資人、參賽團隊,把渝中作為投資創業的首選地,政府將傾情做好細心、舒心、暖心的服務,共同推動新技術與新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大賽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區塊鏈賦能的步伐正在提速。在大賽塑造的平臺生態引領下,重慶將孵化更多的落地場景,服務實體經濟,引領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欲瀏覽更多信息,請登錄公司官網:http://www.inspu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