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10月16日 /美通社/ -- 在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生醫療)的支持下,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于今日正式啟動2020乳房重建公益健康教育項目。基金會倡議將10月16日設立為我國首個以關注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為主題的公益健康宣傳日 -- “粉紅綻放日”。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副理事長胡寧寧、天津市腫瘤醫院乳房再造科主任尹健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曹阿勇教授、強生醫療心血管及專業解決方案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曦博士、世界女子體操冠軍莫慧蘭、著名青年雕塑藝術家陳卓、《時尚健康》主編張焱,以及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患者代表和來自全國多地醫院的醫生代表等共同出席啟動會。
10.16 粉紅綻放日啟動儀式合影(從左到右:著名青年雕塑藝術家陳卓、強生中國企業傳播與公共事務副總裁陶悅、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代表陳女士、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曹阿勇、天津市腫瘤醫院乳房再造科主任尹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副理事長胡寧寧、強生醫療心血管及專業解決方案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曦、世界女子體操冠軍莫慧蘭、《時尚健康》主編張焱)
各方代表在會上宣讀了《粉紅綻放倡議書》,希望通過乳房重建公益健康教育系列科普活動來提升患者、醫療專業人士和公眾對于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的認知水平,鼓勵女性重視乳房健康,呼吁全社會一道為乳腺癌患者營造一個積極正向的輿論環境。
失乳影響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
根據2019年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數據,全國女性乳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30.4萬例,2015年占女性惡性腫瘤發病17.1%,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第1位[1],且發病人群呈顯著年輕化趨勢。而隨著近年來乳腺癌臨床診療規范化程度不斷提升,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達到了83.2%[2],乳腺癌已步入慢病管理的行列。
一項問卷調查顯示,97.5%的乳腺癌手術患者感到憂慮,93.3%[3]的乳腺癌手術患者自卑感增強。天津市腫瘤醫院乳房再造科主任尹健教授表示:“當前,乳腺癌術后患者回歸正常生活變得尤為重要。一份由110家醫院參與的調研顯示,我國乳房重建率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僅達10%[4]左右,與發達國家的40%[5]以上有著顯著差距。高發病率與極低的重建率導致女性患者在乳房根治術后生活在失乳的陰影之下,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強生醫療心血管及專業解決方案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曦博士表示:“很多患者在接受乳腺全切術時,完全不了解有乳房重建這一選擇,錯失了最佳乳房重建時機。許多患者在術后多年仍會對不完整的乳房抱憾,甚至因此無法回歸正常生活。乳房重建是一種成熟、在國際上經過大量臨床驗證的科學解決方案。”
加強乳房重建術者的培養 滿足更多病患需求
在知曉乳房重建術的情況下,乳腺癌患者對乳房重建表現出較為強烈的意愿。2018年2月,一項“中國女性乳腺癌病人乳房重建意愿的多中心調查”顯示35.1%[5]的被訪者有乳房重建意愿。
“目前我國醫患雙方對于重建安全性的認知仍不足。”尹健教授介紹,“同時考慮到重建手術的技術起點高、難度大,人才培養周期長等因素,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我們還應提倡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醫療模式。”
尹健教授表示,乳房重建不僅能夠幫助不能保乳的患者重獲乳房,恢復形體完整,從長期看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017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大會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術后心理狀態好的患者,其生存預后要好于心理狀態差的患者[6]。國際上大量的臨床經驗證明,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在腫瘤治療方面的安全性較好,乳房重建不影響術后輔助治療,不影響疾病轉歸,不影響復發的檢出。
尹健教授強調:“臨床上外科醫生對于乳房重建往往不夠重視,在實施乳房全切術時,會忽視關于乳房重建這一選擇的溝通,導致大量患者錯失重建的最佳時機。希望更多醫生能認識到乳房重建是乳腺癌綜合治療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凝聚社會力量 提高乳房重建公眾認知
活動現場,隨著啟動裝置被各方代表點亮,我國首個“粉紅綻放日”也正式確立。來自全國多地的青年醫生代表宣讀了《粉紅綻放倡議書》,表達了積極推動乳腺癌治療水平和乳房重建的堅定信念,并呼吁各方形成合力,為乳腺癌患者提供乳房重建臨床選擇。
以“粉紅綻放日”為起點,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還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科普教育系列活動,包括將陸續開展的廣州、上海、西安、重慶等多地的公眾教育,以及臨床醫生繼續教育等項目。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副理事長胡寧寧女士指出:“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策劃此次公益活動是對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積極響應和落實,希望以此讓更多患者盡早知曉并擁有選擇權,重新擁抱健康生活。”
強生醫療心血管及專業解決方案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曦博士表示:“此次公益健康教育活動將著力解決乳房重建等臨床選擇的認知問題,將乳房重建納入乳腺癌早診早治的理念和公眾討論范疇中。支持乳房重建公益健康教育項目及‘粉紅綻放日’的設立體現了強生醫療對乳腺癌患者的關懷和以行動展示關愛的決心,也是強生醫療以創新賦能,助推健康中國的具體體現。”
《時尚健康》主編張焱表示:“時尚健康作為將‘粉紅絲帶’引入中國的媒體,一直密切關注乳腺癌治療領域的新動態,積極傳播乳腺癌防治知識,倡導女性關愛自我、關注乳房健康。今年,我們得以攜手各方倡導將乳腺癌治療的歷程延展至乳房重建,并將這一話題帶入更廣的社會范圍內,意義重大。我們希望以‘粉紅綻放日’為契機,將愛與希望傳遞給千百萬的中國女性,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將艱辛的抗擊乳腺癌之路變成溫暖有愛的歷程。”
基金會表示將集多方之力把“粉紅綻放日”打造成為一個開放性的乳腺癌防治宣傳和倡導平臺,用以提升公眾對于乳腺癌診治的認知水平,在醫學專業領域內進一步推廣乳房重建的理念,探索機制化培養相關醫療人才的路徑,從而解決當下醫療資源不平衡的現狀。
[1] 國家癌癥中心. 2019全國癌癥統計數據 |
[2] Allemani C, et al. Global surveillance of trends in cancer survival 2000-14 (CONCORD-3):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37?513?025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ne of 18 cancers from 322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71 countries. Lancet. 2018 Mar 17;391(10125):1023-1075. |
[3] 劉思文, 等. 乳腺癌患者心理問題與護理干預研究進展. 現代護理, 2003, 9(5): 341-342 |
[4] 修秉虬,等. 中國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手術橫斷面調查研究. 中華腫瘤雜志, 2019, 41(7): 546-551 |
[5]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 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中國專家共識(2019版).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9,39(11):1145-1147 |
[6] Beith. Abstract: LBA10000. 2017 AS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