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10月26日 /美通社/ -- 近日,全球知名的測試、檢驗與認證服務機構,必維集團(Bureau Veritas,簡稱必維)受邀參加了由加中商會、加拿大領館、FBCS和荷比盧工商協會共同主辦的“環保建筑和可持續發展講座”。同時作為上海綠色建筑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必維在現場發表了題為“綠色建筑認證的不同類型,及如何使客戶受益?”的演講。
“綠色建筑”指的并不是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等,而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提供健康適用、高效使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類對自然、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建筑行業,這個與人類息息相關的行業,其是否具有綠色環保的性能也日漸引起大家的關注。
為了更好地規范綠色建筑的發展,更好地完善人類的居住環境,世界各國開始制定了相關的認證標準。在講座現場,必維建筑技術中心綠色建筑服務業務運營經理李紳豪先生為現場各位介紹了世界各國綠色建筑認證的標準:
LEED是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于1998年頒布實施的綠色建筑分級評估體系,綜合考慮環境、能源、水、室內空氣質量、材料和建筑場地等,這些因素都對建筑物的高性能表現起著關鍵影響。綠色建筑評估系統將會確保建筑物的實際建造能滿足預期的設計和表現。LEED是目前國際上商業化運作模式最成熟的綠色建筑分級評估體系,并被世界各國廣為引用。
BREEAM始創于1990年,是世界上第一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因為該評估體系采取“因地制宜、平衡效益”的核心理念,也使它成為全球唯一兼具“國際化”和“本地化”特色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關注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包括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多個方面。如今,在英國及全世界范圍內,BREEAM體系已經得到了各界的認同和支持。
HQE由HQE協會和建筑科技中心制訂,于1992年正式實施,該標識在法國有重要的影響,法國多數建筑自愿申請HQE綠標。HQE的性能指標體現在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兩個方面,室外環境評價包括: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建筑方法和建筑材料的集成、規避建筑點的噪音、能耗的最小化、用水的最小化、廢物的最小化、建筑維護和維修的最小化;室內環境評價包括:熱水的控制管理措施、聲控的管理措施、視覺吸引力、氣味的控制管理。
CASBEE(建筑物環境效能綜合評價系統)是于2001年,由日本學術界、企業界專家、政府三方面聯合組成“建筑綜合環境評價委員會”,以產、政、學聯合的形式研究開發。其特征是在于對建筑物環境進行客觀評價為目標,并基于以下三個理念:可以評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從“建筑物的環境品質(Q)”和“建筑物的環境負荷(L)”兩方面評價;利用“環境效率”這種全新的思考方式,開發出評價指標“BEE -- 建筑物的環境性能效率,Built Environment Efficiency”來評價。
綠色之星認證是由澳大利亞半官方且非盈利的綠色建筑委員會(GBCA)開發并推廣實施。該評估體系涉及9個方面的指標,包括管理、室內環境質量、能源、交通、水、材料、土地使用和生態、排放、創新。
中國綠色建筑標識認證體系是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所發布的一項綠色建筑認證體系,借鑒了LEED 認證標準的部分先進經驗,與我國近些年來的綠色建筑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科研成果。《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于2006 年6月1日頒布實施,2014年4日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第408號公告,批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評定等級: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三星級級別最高),一、二星級由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部門負責,三星級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