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60.6%,這是我國城鎮化進程取得重要進展的標志性數據。隨著我國城市建設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小區、商務樓宇已經成為市民生活、工作的基本空間,與之配套的物業服務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城鎮化為物業服務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物業服務行業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行業,是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的行業,是與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緊密相連的行業,同時也是事關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行業,是人民群眾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在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物業服務行業也是重要的參與方之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根據《國務院關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取消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相關工作的通知》、《關于對房地產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物業服務行業資質管理被全部取消,行業進入信用管理時代。
為全面了解物業服務行業信用狀況和信用水平,全民信用管理公司旗下的“全國物業行業信用信息平臺”,以物業行業信用大數據為基礎對物業服務行業當前的整體信用狀況、違法失信領域、涉事處罰類型進行分析、解讀。通過大數據科學分析,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規避企業經營風險,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分析數據采集范圍
以“全國物業行業信用信息平臺”行業信用大數據為基礎,抽取包括但先不限于全國各級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檢查、司法執行、違法失信、抽查抽檢等信息。“全國物業行業信用信息平臺”的行業信用數據已相對完整、及時、有效,但不排除因數據公開等問題,造成數據缺失之可能。
分析樣本及內容
“物業企業100強信用情況綜合分析報告課題組”以全國物業企業100強為藍本,進行研究分析。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全國物業企業100強的管理面積平均為3,718萬平方米,在管項目數量平均為192個,市場份額為38.85%,具有一定的行業代表性。
物業服務企業處罰部門
經“全國物業行業信用信息平臺”大數據分析,物業企業主體的處罰信息主要來自于市場監管、稅務部門、環境保護、住建部門、衛生健康、城市管理、應急消防、司法訴訟、政府采購以及勞動糾紛、保安服務違規等方面內容。
物業服務企業受處罰事由
物業服務企業在消防處罰、稅務處罰、水質不合格、司法裁定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因使用未經定期檢驗的特種設備、廣告違法違規、不正當競爭、經營異常名錄、價格違法、發票違法等行為受到處罰。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補發工資、加班工資、工傷保險糾紛也占有較高比例。
環境保護違法處罰金額較高,最高一例被處罰88萬元;非法排污最高罰款30萬元;
未取得衛生許可證、二次供水問題、水質消毒問題、水質檢測不合格是衛生健康部門主要處罰的事由;
違反規定條件招用保安員,是公安機關主要處罰的事由,共有42家公司因此被處罰;
在城市管理方面以垃圾分類、排放污水等為主要原因;
消防責任沒落實、存在安全隱患、未實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標識未保持完好、消防控制室無人值守等因消防原因被處罰的物業公司有81家;
共有16家物業公司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共計有626條執行信息;
在招投標領域被處罰的有3家公司。
物業服務企業處罰結果
物業服務企業被處罰結果主要集中于圖3中的幾種。罰款金額較大的案例有:上海某物業公司使用未經定期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罰款為165,000元;廣州某物業公司因違法《廣州市綠化條例》罰款153,897元,上海某物業公司因非法排污,罰款300,000元,深圳某物業公司對保安員疏于管理、發生保安員違法犯罪案件,被罰款7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