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12月11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10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聯合浪潮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全文正式發布。這是今年4月發改委提出將智能計算中心納入新基建之后,首份對智能計算中心概念、內涵、技術架構、投建運模式等進行全面解讀的權威報告。
《指南》對智能計算中心進行明確定義:智能計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論,采用領先的人工智能計算架構,提供人工智能應用所需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高效支撐數據開放共享、智能生態建設、產業創新聚集,有力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及政府治理智能化。
智能計算中心,新型算力公共基礎設施
智能計算中心是符合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轉型需求,促進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的重要引擎,現階段智能計算中心的建設目標和內涵主要包括:
領先架構實現AI算力生產調度全新模式
在技術實現上,智能計算中心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論,采用領先的人工智能計算架構,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四大作業環節,支撐和引領數字經濟、智能產業、智慧城市和智慧社會應用與生態健康發展:
“投-建-運”一體化建設運營模式
由于智能計算中心具有算力公共基礎設施的定位,其建設和運營模式建議采用政府主導、企業承建、聯合運營的政企合作建設運營的框架:
在投資層面,堅持政府主導,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加快推進智能計算中心落地,以智能計算中心為牽引打造智能產業生態圈,帶動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城市創新服務能力。
在建設層面,應選擇政府主導下的政企合作模式,由企業具體承建智能計算中心,同時兼顧智能計算中心公共屬性、技術安全、投資規模巨大等特殊要求,承建企業應為行業頭部企業,在技術實力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技術應用方面有能力做出前瞻性研判。
在運營層面,考慮到智能計算中心項目的公共安全性、高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目前更宜采取“投-建-運”一體化模式,即承建主體在項目建設驗收后按照合同進行運營服務。
加速產業升級 全面激發智能經濟活力
據工信部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770億元,人工智能企業超過了260家,中國已成為全球AI獨角獸主要集中地之一。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
智慧時代,計算力就是核心生產力。智能計算中心通過構建領先的AI算力基礎設施,在承載智能化技術創新,促進數據開放共享,加速智能生態建設,帶動智能產業的聚合等方面發揮巨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