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12月23日 /美通社/ -- 12月19日,“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骨力計劃) -- 中國脆性骨折高風險患者管理項目”在北京正式啟動。該項目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和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聯合主辦,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國記協辦公室等單位指導,安進公司支持。
以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OF)倡導的骨折聯絡服務模式為依托,“骨力計劃”力求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國情、院內各科室協作、醫患互動的脆性骨折高風險患者標準化管理模式,以助力骨質疏松癥的診治和脆性骨折的預防。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等數十家醫療機構相關科室將參加“骨力計劃”試點示范單位建設。
數字化平臺助力打破科室邊界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骨質疏松癥和脆性骨折患者數量呈顯著上升趨勢。我國首個大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50歲以上女性患病率達32.1%,而50歲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曉率僅為7.0%[1]。與此同時,由于骨質疏松癥的診療涉及醫院的多個科室,也為患者的就診、隨訪等綜合管理帶來挑戰。
為此,“骨力計劃”將通過搭建智能數據平臺,在院內各科室協作下引導患者轉診,從而加強對高風險患者的管理。項目核心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夏維波教授介紹:“項目將結合數字化管理工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患者管理路徑。同時,通過媒體宣傳、知識普及、規范診療、長期隨訪、示范推廣等具體舉措,形成一個長期有效的管理體系,提升脆性骨折高風險患者管理水平,真正實現打造‘骨健康理念’,落實‘骨健康行動’,建立‘骨健康標準’,樹立‘骨健康示范單位’。”
共同行動,攻克骨折
“骨力計劃”分為三個模塊,將重點推動患者管理和數字化平臺建設、增強骨骼領域學術交流、傳播健康骨骼理念。項目核心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原副院長、骨科主任醫師王以朋教授表示:“對于骨質疏松癥及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長期管理,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們期望該項目的實施是真正有效且可持續,可以對社會健康老齡化做出積極貢獻。”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主任委員章振林教授表示:“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一直致力于探尋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患者管理路徑。我們期望通過各方努力,‘骨力計劃’能幫助中國早日達成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在‘攻克骨折’行動上提出的愿景,這也是我們每個骨質疏松防治專家的夢想。”
作為項目支持方,安進已持續20年關注全球骨骼健康領域,是全球骨骼健康領域的領導者;自進入中國以來,安進一直致力于與政府、學會、醫院及各方伙伴緊密合作,推動構建一個更具彈性的骨質疏松癥長期診療生態,推動醫療模式從傳統的“有病治病”向“預測與預防”轉變。
(本文內容援引自“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
[1]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2019). 中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及“健康骨骼”專項行動結果發布.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 7(12):317-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