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社區行在京啟動

2020-12-29 18:03 6610
12月29日,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主辦的“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社區行”活動啟動儀式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來自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北京健康教育協會、拜耳中國等多個單位和相關企業的嘉賓及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同見證活動啟動。

北京2020年12月29日 /美通社/ --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落實預防為主方針,實施健康中國行動,12月29日,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主辦的“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社區行”活動啟動儀式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

來自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北京健康教育協會、拜耳中國等多個單位和相關企業的嘉賓及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健康中國的戰略意義”“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等主題展開對話交流,共同見證“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社區行”活動啟動。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2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多年來,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深耕地方社區,開展大眾健康教育活動。此次啟動的“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社區行”活動旨在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倡導的“動員全社會參與,推動社會共建共享,實現全民健康”精神,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營造關注健康、追求健康的社會氛圍。

啟動儀式現場,主辦方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黃澤民在致辭中指出,2021年,健教協會將攜手拜耳中國,整合多方資源,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開展多場“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社區行”活動,解讀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話題,關注基層社區,普及健康知識,推動全社會參與健康促進與教育的工作機制的建立。

“北京是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首善之區,理應走在前面。”北京健康教育協會副會長劉娜在致辭中提到,“十三五”期間,北京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達到了32.3%,人均期望壽命82.31歲,基本達到國際發達國家水平。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協會將繼續努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借力“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社區行”活動,創新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人民在線總經理助理蔣曉東在致辭中指出,從明年開始,我國將進入“十四五”時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加快健康中國建設恰逢其時、時不我待。作為中國輿情行業的開創者、服務標準的制定者,近年來,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人民在線不斷強化“評價科技”的戰略定位,致力于做最具公信力的大數據應用平臺,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

作為活動的支持單位,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高級副總裁白利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常態”,使得醫療健康更受到關注。健康是和所有人息息相關的重要事情,也是我們個人、組織和國家發展的基礎。推動“健康中國”行動,和拜耳的企業愿景“共享健康 消除饑餓”高度契合。在健康和農業領域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拜耳,將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并發揮行業領導作用,此次很高興與政府、社會組織、專家、媒體等合作伙伴攜手發起健康科普社區行動,持續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國”的遠景目標,對“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作出明確部署。新形勢下,如何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如何轉變“重醫輕防”的思路?在圓桌論壇環節,多位嘉賓就相關問題從不同角度共同解讀健康中國戰略,進一步明晰了健康科普進社區活動的發展目標,為助力健康中國提供了更多有益的新思路新案例。

“相關研究數據表示,2017年中國代謝綜合征有4.5億人,我國現在18歲以上成人代謝綜合征占33.9%,已成為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儲備軍’,慢病防治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如鹽的攝入,國際上推薦的成年人每天鉀、鈉攝入比為2:1,但在中國陜西農村只有0.16:1,北京也沒有達到1:1。”北京天壇醫院前心內科主任醫師劉玄重介紹了中國慢性病的現狀、趨勢與應對策略。他總結說,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超重肥胖問題、以及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趨勢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東亞人遺傳基因中的肥胖易感性,使這一問題在中國更加嚴峻。為了早日能迎來慢性病患病率拐點,在知識普及和健康促進方面,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推動。

談及如何有效地在社區開展接地氣的健康科普,劉玄重表示,一方面是用老百姓聽得懂,生活中用得到的方式去說,讓老百姓能記住;另一方面要進行更加強勢的群體發言,動員更多專業力量。“科普不僅僅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一個系統工程。同一個知識點需要兩次、三次不斷反復去說,并結合政府、媒體鏈接成一個完整的傳播鏈,才能真正提高民眾的健康素養。”劉玄重說。

為提高大眾健康意識,提升大眾健康素養,“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社區行”活動將邁出“健康社區一小步,健康中國一大步”的堅定步伐,通過深入社區,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式,力爭在全國范圍普及科學的健康知識,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堅實的公眾健康基礎。

消息來源:拜耳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相關鏈接:
醫藥健聞
微信公眾號“醫藥健聞”發布全球制藥、醫療、大健康企業最新的經營動態。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