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3月10日 /美通社/ -- 智慧城市是全球各個國家和城市搶占信息技術制高點以及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機遇。2021年3月5-7日,以“點亮數字未來”為主題的中國數字企業CEO峰會“數字未來·新格局”圓滿落幕。本次大會重磅發布了《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白皮書(以下簡稱《智慧城市》白皮書)。該白皮書由華中科技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湖北省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現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以及錦囊專家聯合研究發布。
《智慧城市》白皮書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魯耀斌教授研究團隊為主,聯合以法國里昂商學院人工智能管理學院院長、全球商業智能中心主任龔業明教授團隊共同協作完成。此次白皮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化社會治理監測,評估與應對策略研究(18ZDA109)項目部分研究成果。白皮書中提出了中國城市智慧化程度CSC評估模型,選定了智慧基礎設施、智慧民生服務、智慧保障體系、創新發展環境、智慧政務治理、智慧協同參與6個一級指標、以及14個二級指標,38個三級指標,并選定中國超一線、一線、二線共49個城市進行了評估和排名。
01《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總榜
白皮書首先給出了《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綜合排行前15名的城市及分析。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得分均較高;新一線城市武漢和杭州的排名較為靠前。
《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總榜 |
||
名次 |
城市 |
綜合得分 |
1 |
上海市 |
61.85 |
2 |
北京市 |
59.64 |
3 |
深圳市 |
55.81 |
4 |
武漢市 |
48.44 |
5 |
廣州市 |
47.83 |
6 |
杭州市 |
41.21 |
7 |
南京市 |
34.67 |
8 |
蘇州市 |
34.62 |
9 |
重慶市 |
34.61 |
10 |
成都市 |
33.86 |
11 |
東莞市 |
32.71 |
12 |
珠海市 |
31.99 |
13 |
無錫市 |
31.51 |
14 |
天津市 |
30.65 |
15 |
青島市 |
30.35 |
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各城市建設重點與特色不同,在智慧民生服務、智慧政務治理、智慧協同參與方面發展相對均衡,差距較小。但在智慧基礎設施、智慧保障體系、創新發展環境方面有一定的差異。其中武漢市的綜合排名成績較為突出,在智慧政務治理方面更是拔得頭籌。
02 《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細分榜
《智慧城市》白皮書進一步給出了細分排行。在智慧基礎設施方面,北京遙遙領先,2-4名分別為深圳、上海和武漢。目前我國城市智慧基礎設施整體建設水平還不高,且只有少部分城市表現較為出色,大部分城市還需要繼續加大建設力度。
《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細分榜 -- 智慧基礎設施 |
||
名次 |
城市 |
智慧基礎設施得分(23分) |
1 |
北京市 |
14.25 |
2 |
深圳市 |
11.93 |
3 |
上海市 |
10.34 |
4 |
武漢市 |
9.65 |
5 |
青島市 |
9.54 |
6 |
廣州市 |
8.07 |
7 |
成都市 |
6.42 |
8 |
蘇州市 |
6.33 |
9 |
重慶市 |
6.09 |
10 |
杭州市 |
5.76 |
在智慧民生服務方面,北上廣深超一線城市穩居前列,沿海城市排名普遍靠前。當前,我國主要城市智慧民生服務實施水平相對較好,移動互聯網、數字技術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細分榜 -- 智慧民生服務 |
||
名次 |
城市 |
智慧民生服務得分(24分) |
1 |
北京市 |
18.40 |
2 |
上海市 |
15.60 |
3 |
廣州市 |
15.59 |
4 |
深圳市 |
15.47 |
5 |
東莞市 |
13.56 |
6 |
杭州市 |
12.03 |
7 |
廈門市 |
11.39 |
8 |
南京市 |
10.52 |
9 |
武漢市 |
10.49 |
10 |
大連市 |
10.25 |
在智慧保障體系方面,北京、上海、天津三市遙遙領先,南方城市智慧保障體系表現情況整體更好。2020年,我國只有少數城市智慧保障體系建設水平相對較好,大部分城市較為落后。
《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細分榜 -- 智慧保障體系 |
||
名次 |
城市 |
智慧保障體系得分(8分) |
1 |
北京市 |
5.53 |
2 |
上海市 |
5.36 |
3 |
天津市 |
4.86 |
4 |
杭州市 |
3.02 |
5 |
深圳市 |
2.99 |
6 |
重慶市 |
2.96 |
7 |
福州市 |
2.94 |
8 |
南昌市 |
2.87 |
9 |
廣州市 |
2.84 |
10 |
長沙市 |
2.69 |
在創新發展環境方面,北京占據榜首,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大部分為東南沿海城市,其他主要城市的創新發展環境建設水平還相對較低。
《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細分榜 -- 創新發展環境 |
||
名次 |
城市 |
創新發展環境得分(7分) |
1 |
北京市 |
6.89 |
2 |
深圳市 |
4.36 |
3 |
上海市 |
3.35 |
4 |
廣州市 |
2.75 |
5 |
蘇州市 |
1.99 |
6 |
天津市 |
1.53 |
7 |
東莞市 |
1.45 |
8 |
杭州市 |
1.36 |
9 |
佛山市 |
1.24 |
10 |
成都市 |
1.20 |
在智慧政務治理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雖然東南沿海城市仍占大多數,但武漢處于榜首。我國不斷推進“互聯網+政府”的建設、數字政務的實施,有效推進了電子政務的發展。
《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細分榜 -- 智慧政務治理 |
||
名次 |
城市 |
智慧政務治理得分(21分) |
1 |
武漢市 |
17.65 |
2 |
上海市 |
15.00 |
3 |
深圳市 |
13.39 |
4 |
杭州市 |
11.91 |
5 |
廣州市 |
10.96 |
6 |
海口市 |
10.92 |
7 |
重慶市 |
9.85 |
8 |
蘇州市 |
9.77 |
9 |
紹興市 |
9.56 |
10 |
南京市 |
9.35 |
在智慧協同參與方面,上海市遙遙領先,大連排名較為靠前,各城市得分較為接近。這表明移動互聯網技術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打破了過往政府和企業提供服務的時間與空間限制。
《2020中國49城市智慧程度排行榜》細分榜 -- 智慧協同參與 |
||
名次 |
城市 |
智慧協同參與得分(17分) |
1 |
上海市 |
12.20 |
2 |
珠海市 |
9.82 |
3 |
中山市 |
9.47 |
4 |
金華市 |
8.23 |
5 |
深圳市 |
7.66 |
6 |
廣州市 |
7.62 |
7 |
大連市 |
7.61 |
8 |
北京市 |
7.22 |
9 |
武漢市 |
7.15 |
10 |
杭州市 |
7.12 |
03 結論與建議
縱觀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優勢與不足同在。優勢在于全國各地基礎設施情況良好,智慧城市滲透領域越來越廣,政府注重政策規劃與智慧政務以及多元主體參與協調向好發展。不足在于空間發展不平衡,東南部城市智慧化程度普遍較高;同質化建設現象突出,特色不明顯;創新發展環境較弱以及部分城市共享信息情況較弱。
對此,白皮書也給出了具體的策略與建議:
此次白皮書的發布,是對今年智慧城市發展的階段性評價。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與法國里昂商學院也將繼續深入研究中國實踐,解決中國問題,并將在智慧城市領域的學術創新和產業創新等方面充分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與法國里昂商學院長期致力于通過科教融合和產教融合培養國際化產業領袖人才。法國里昂的全球商業智能中心,已經舉辦了影響巨大的全球商業智能論壇,中心致力于產業前沿研究、創造產業影響力以及提供高端教育培訓;并協同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和管理來創造新的商業價值,支持法國里昂商學院的“共同智能戰略”與“2023創客戰略框架”。
報告下載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