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4月21日 /美通社/ -- 2021年4月18日,由《商業周刊/中文版》與新天地品牌聯合主辦的未來城市論壇Future City Forum在上海新天地朗廷酒店3層宴會廳成功舉辦。《商業周刊/中文版》事業群出版人,現代傳播集團執行董事李劍擔任整個論壇的主持人。
在李劍發表開場致辭之后,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中國新天地有限公司副主席羅寶瑜女士,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王鼐先生,以及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波英先生先后致歡迎辭。
上午的環節,由改革開放的先驅、上海浦東新區城市規劃的參與者與親歷者,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著名經濟學家朱嘉明先生,對2050年的城市進行了構想與展望。他“警告”:沒有一座城市可以孤立于全球的整體發展,人類要看到未來城市將會出現的“二元化”分裂。接下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宏觀經濟學終身教授金刻羽博士,則放眼經濟增長,對未來城市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展開了分析與預測。
瑞安房地產集團推出新天地品牌至今已逾廿載時光,在瑞安管理及中國新天地執行董事張斌先生看來,未來城市理應以人為本,提供更多關懷。正如建筑評論家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所說:“城市,應該為愛人與朋友而建”,新天地品牌也將在未來的日子里,與社會各界一道,共塑未來活力之城。
之后,場景實驗室創始人、新物種實驗計劃發起人吳聲先生就“城市進化的高像素時代”發起演講,他指出:城市文明的核心絕非城市無與倫比的建筑,而是城市中的人。MAD建筑事務所創始人及合伙人、著名建筑師馬巖松,分享了他對“城市與愛之間的關系”的看法,同時,他也在活動現場與《理想家》主編陳敏娟交換了對于“城市有愛嗎?”這一話題的理解與認識。
下午的環節,首先由愛彼迎中國副總裁張舒先生就共享住宿對未來城市的助力展開分享,接下來,卓越職場大中華區COO佟欣時、國際WELL建筑研究院亞洲區副總裁吳正銳、穆氏設計空間策略部副總監蔣哲生以及普華永道行政負責人許玲,就新世代的“價值空間”應該是怎樣的發表了各自的意見與看法。
中國的城鎮化速度和大城市帶形成的速度,舉世矚目。新基建驅動下的智能型城市(帶)的行程,令人充滿想象。可持續發展的使命、豐富的文化元素和社區理念,更關乎每一個城市居民的生活訴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商業周刊/中文版》于2021年引進了新的內容板塊 -- CITYLAB,從經濟、商業、科技、交通、住房、設計、生活方式、文化、環境等九大維度,關注中國和世界的每一座城市。本次未來城市論壇,同時亦是CITYLAB的品牌發布。在接下來的環節,《商業周刊/中文版》出版人、現代傳播執行董事李劍向在場觀眾介紹了CITYLAB核心團隊,之后,CITYLAB特別顧問、當代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教授曹斐女士登臺,宣布自己的特約多媒體專欄“NoLab斐實驗”即將落地,接著,她以“運動中的城市”為題,向現場觀眾展示了自己多年以來創意的各類藝術項目,以及對城市變遷的思考。
女性起風云。在這個時代,女性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賦能女性新力量?由中國新天地太平橋/蟠龍項目商業總監李振輝先生擔任主持人,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中心產品創新與管理處處長施東燕女士、Visa亞太區市場部資深副總裁金昱冬女士、Ladies Who Tech聯合創始人唐文潔女士以及MAYALI品牌創始人李宜鴻女士,就女性創業、“她經濟”等熱門話題展開了討論。
接下來,星期零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文化官劉抒曼,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助理教授劉治治,鹽趣科研教育創始人、CEO曾詩然,從可持續飲食的商業探索、視覺設計中的城市以及走向未來的中國探究式學習等多種角度,闡釋了他們對于未來城市發展的思索和洞見。最后,由《商業周刊/中文版》出版人、現代傳播執行董事李劍擔任主持人,連同著名主持人、藝高高創始人曹啟泰,以及滬上知名的“陰陽酒吧”創始人鄧建勵,探討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包容性,也正是因為這份包容,上海才在通往未來城市的路上大步前進。
2021年亦是新天地品牌及上海新天地成立的20周年,作為開啟中國城市更新浪潮的領軍者,新天地品牌站在全新的起點將繼續打造未來城市社區,而未來城市論壇的舉辦也將拉開新天地品牌20周年慶典的序幕。本次活動邀請到青年企業家、互聯網創業者、藝術家、城市建設者等眾多影響城市發展的嘉賓,一同討論時下的火熱話題,剖析城市與社區的故事,探討城市的歷史、成長與未來發展的可持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