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5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中國區塊鏈發展戰略研究》工作組“發現100個中國區塊鏈創新應用”欄目發布首個案例“信證鏈”,該應用基于浙江大學區塊鏈團隊產學研合作成果,由寧波標準區塊鏈產業發展研究院作為組織節點發起,致力于為廣大用戶提供便捷的公信力背書服務。
隨著中國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深入,互聯網在帶給人們快捷便利的同時,也在形成巨大的信任鴻溝。例如,近年來隨著網約車的流行和普及,網約車平臺的乘客安全問題也備受社會關注。為了更好地保障乘客權益,各大平臺也相繼推出一系列嚴格的審查措施,要求司機提供無犯罪記錄、無吸毒史等一系列證明。然而,如何開具這些證明,如何異地開具證明,如何保證開具的證明不受篡改等問題,卻也難倒了很多網約車司機,同時也是平臺自身難以解決的。
信證鏈為解決這個難題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區塊鏈技術是一種點對點傳輸、分布式存儲、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加密算法共同構成的技術,它以算法信任取代人為信任,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隱私保護、自治管理等技術特點,有著平等互信、安全可控、協同互利的應用價值。在全國范圍內,信證鏈在公證處、政府、企業以及司法機構之間建立了可信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網絡,旨在實現“一地發起,全國協同,數據可信,服務創新”。
以網約車司機的故事為例,信證鏈依托遍布全國各地的公證機構,有效地實現了異地無犯罪記錄核實。司機無需離開戶籍所在地,就可以通過信證鏈提出無犯罪記錄申請,通過公證處之間的跨地域和跨機構數據協同查詢和追溯功能,直接獲取帶有公證處和區塊鏈雙重背書的證明,大大節省了奔走多地的成本。
當然,網約車司機只是需要解決“如何證明我是我”、“如何證明我做了什么”、“如何證明我沒有做什么”的用戶群體的一個縮影。
在區塊鏈“信任的機器”與公證處公信力的雙重加持下,信證鏈還可以為異地取證、差旅驗真、金融助貸、異地取證、企業背調、婚姻信息、工商信息、人事檔案、房產登記、戶籍信息、工作經歷、犯罪記錄、學歷學位等信息提供有針對性的公信力背書。
目前,北京市長安公證處、上海市盧灣公證處、杭州市杭州互聯網公證處、武漢市尚信公證處、成都市蜀都公證處、昆明市國正公證處、寧波市鄞源公證處(排名不分先后)已經加入信證鏈成為業務節點,實現了服務上架、異地協同、能力開放三大功能,正在為社會經濟活動提供更多新型信證服務。
信證鏈的構建,實現了公證公信力與區塊鏈技術的雙向賦能,一方面,區塊鏈使公證行業鏈上鏈下數據的可信協同和異地數據的可信協同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公證加持彌補了區塊鏈技術在上鏈前數據真實性審核上的缺失。
信證鏈構建起了真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無縫銜接和映射,將真正成為可信、安全、高效的分布式協作基礎設施,為數字社會搭建起堅實的信任基石,服務于更高層次的民生與經濟需求。
《中國區塊鏈發展戰略研究》旨在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提前布局區塊鏈前沿理論,推進我國區塊鏈技術體系與平臺的建設,提出區塊鏈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方向,明確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中長期發展方向和工作內容。
為充分挖掘和展現我國區塊鏈產業建設現狀與優秀成果,項目面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區塊鏈創新應用案例,為戰略咨詢報告提供素材和支撐。經評審,優秀案例將入選戰略咨詢報告,并提交黨中央和國務院,成為我國區塊鏈創新應用的典型示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