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6月23日 /美通社/ -- 6月20日,新華社數字記者、全球首位數字航天員“小諍”正式亮相中國空間站,播報了《天宮科學小站》第一集:《我在空間站》。“小諍”是新華社和騰訊NExT Studios聯合打造、專門面向航天主題和場景研發的數字記者,她將承擔起載人航天工程、行星探測工程、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航天項目的“現場報道”任務。
數字人“小諍”是經15位工程師歷時三個月,利用實時高保真的數字技術打造而成,該技術的應用顛覆性的完成了原本需要四年左右時間才能培養出的真實航天員在空間站的播報任務。
肩負如此重任的“小諍”,在數字制作上也是精益求精。那么如何使“小諍”的動作更加流暢自然、表情真實細膩且能充分進行情感表達就成為該項目制作中的關鍵難題之一。
最終迪生的動作捕捉解決方案為“小諍”一一實現,首先在肢體動作如何更貼近真實人類動作上,采用了Vicon光學動作捕捉系統,其提供了1600萬像素的超高捕捉精度及120幀/秒的超高捕捉幀率,高效精準的還原了演員的肢體表演,Vicon Shogun軟件強大的算法為后續工作提供了優質的動捕數據,10指貼點的手指捕捉使精細的手部動作被準確記錄下來。
其次在臉部的細節展現方面,采用了Dynamixyz表情捕捉系統,無標記的捕捉方式讓演員可以更加自由的進行表演發揮,同時演員臉部的細微變化和眼球運動也都被精準捕捉,隨后Dynamixyz的表情分析模塊和表情重定位模塊的相互配合,為動畫師提供了高質量的面捕數據,配合騰訊NExT Studios制作團隊全新的制作管線和實時渲染技術,最終為“小諍”呈現出更加細膩且真實的表情。
在整個捕捉過程中,不得不說的是Vicon和Dynamixyz兩者的完美協同工作,Dynamixyz提供了可以被Vicon讀取的錄制觸發模塊,保證了錄制的同步以及數據的精準匹配,還提供了實時的音頻支持,為后期制作提供了有效的參考資料。最終迪生動作捕捉技術的應用不僅呈現了生動真實的“小諍”,而且還大大縮短了項目的制作周期。
在此次“小諍”的捕捉任務中,迪生有幸見證了全球第一位數字航天員的誕生,并為她賦予了鮮活的生命,今后的小諍也將為觀眾呈現更多有趣的知識,并且在數字技術的助力下“小諍”也將開展更多靈活多樣的媒體和公眾配合工作,迪生也將在數字人技術呈現方面提供更加高效和全面的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