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1年7月7日 /美通社/ -- 中國基金報對光伏行業上市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稿件,原文如下:
7月5日,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303,股票簡稱“大全能源”)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等文件,公司距離登陸科創板越來越近,光伏行業即將新添重量級A股上市公司。
十年磨一劍,專注于高純多晶硅領域,大全能源以自主研發的技術代表了中國光伏上游企業的實力。數據顯示,目前大全能源產能已達7萬噸,合并報表口徑下公司2020年度產量位居全球第二。今年以來,公司延續良好發展勢頭,年內新簽超過21萬噸硅料長單,公司產能訂單都已被鎖定至2025年。
光伏大發展催生高純多晶硅料需求
大全能源產量躋身世界第二
在“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光伏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電力方式,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全球光伏產業新增裝機容量屢創歷史新高,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2020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量為130GW,2007-2020年間新增裝機容量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3.87%。
光伏產業的大發展也催生了上游高純多晶硅產品需求。根據硅業分會《2020年多晶硅市場評述及后市展望》,2020年全球硅片產量為161GW,全球多晶硅總需求量為54.3萬噸,全年多晶硅供應短缺1.8萬噸。
“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新疆。”中國廣闊的市場和政策的推動孕育了強大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在全球具有領先的規模優勢。中國光伏產業是全球光伏產品供應的主力軍,而新疆硅料又是中國硅料生產的主力軍。中國的多晶硅2021年年產能預測為56.7萬噸,將占全球85%以上,其中新疆硅料占到全國的57%。
大全能源是新疆硅料企業的典型代表之一。該公司從成立之日起便扎根新疆石河子,全部產能均在新疆。數據顯示,該公司2020年度多晶硅產量為7.73萬噸,在國內市場占有率19.52%,國內單晶硅片用料產量的市場占有率為22.68%。目前合并報表口徑下,公司2020年度產量位居全球第二。
目前,大全能源硅料年產能為7萬噸,另有3.5萬噸擴產項目正在進行中,預計于2022年3月底之前達產。
“我們將持續聚焦于核心業務,通過不斷快速擴產和提升質量為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做出貢獻。” 大全能源董事長徐廣福介紹,明年一季度新產能投產后,公司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純硅料。
多晶硅行業“強者愈強”
大全能源產能已被鎖定至2025年
伴隨國內多晶硅企業大規模擴產和多晶硅企業的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疊加多晶硅企業愈加明顯的成本優勢,全球多晶硅產業生產重心向中國轉移的趨勢越發明顯,國內的多晶硅生產企業的馬太效應也隨之加劇。
目前,高純多晶硅行業總體市場產能利用情況呈現兩極分化:頭部企業憑借技術和成本優勢維持較高水平的產能利用率,而中小企業產能利用率較低,部分企業由于投產較早、設備陳舊、規模較小,已逐步停產。
多晶硅行業前景光明,但是競爭激烈,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大全能源通過聚焦主業、注重研發,穩扎穩打實現“突圍”。從2011年成立時的5000噸產能起步,經過前后三期五階段項目建設,達到目前7萬噸的產能。而且在業績方面,同樣取得跨越式發展。財務數據顯示,大全能源2020年營業收入已達46.64億元,公司2020年全年歸母凈利潤達10.43億元。
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消散、全球光伏投資熱情高漲,硅片企業大幅擴張,而同期中國和海外多晶硅產能反而同比減少,2020年全球多晶硅供需呈現略微供不應求的狀態。今年以來,硅料緊缺現象越發明顯,位于產業鏈上游的硅料廠商也受到更多關注,下游龍頭廠商為搶占硅片、組件市場份額,急迫鎖定硅料長單。
據了解,2021年以來,大全能源先后與多家下游廠商新簽訂了合計超過21萬噸硅料的長單。此外,公司還手握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其他業內知名公司的長單。
具體來看,在新簽長單中,從今年2月至5月,大全能源先后與老牌硅片供應商中環股份、硅片新秀上機數控和高景太陽能、一體化光伏廠商晶澳科技簽訂了長單,上述合同約定的供應量分別為4.1萬噸、5.27萬噸、4.59萬噸和7.28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大全能源與晶澳科技的上述長單簽訂于今年5月,有效期為2021年7月至2025年12月,2024年和2025年每年的供貨量高達3萬噸。而就在去年12月,雙方就已經簽訂了一份供貨長單。
據測算,大全能源2021-2023年已鎖定共計31.92萬噸硅料長單。按照公司目前的產能計算,公司未來至2025年的產能已被鎖定,為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余年深耕優勢漸顯
登陸科創板蓄勢再出發
在群雄逐鹿的多晶硅行業,大全能源通過十余年的深耕,培育了強勁的競爭力,優勢漸顯。
首先是公司的技術研發優勢,經過十年的自主研發、引進消化和共同研發,大全能源積累了覆蓋多晶硅生產全流程的核心技術。目前公司單晶硅片用料產量占比已達到99%以上,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公司在加強自身研發實力的同時,善于運用“外腦”,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運作模式。比如與天津大學等多所在相關領域具有雄厚研發實力的大學在多晶硅領域開展合作研究。
其次是成本優勢。公司2019年新建成投產的三期A項目的各項生產技術指標均大幅優于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行業平均指標,除硅耗外的其他指標均已達到了預計2025年的行業平均水平。
第三是質量優勢,公司采用自主生產的方式實現產品生產,建立了從原輔料進廠到產品出廠全過程、可追溯的質量管控體系,多晶硅產品已達到了技術指標要求最高的《電子級多晶硅》(GB/T 12963-2014)電子1級標準,產品質量長期保持穩定。
再就是公司的管理團隊優勢。公司經營管理團隊在行業內已深耕多年,對光伏行業有深刻的認識。公司技術骨干隊伍多年保持穩定,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為公司產品升級和質量控制提供了技術保障。
乘著資本市場政策東風,大全能源即將登陸科創板上市,這對于公司發展無疑是一次“蓄勢再出發”。在此次IPO中,大全能源擬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約不超過3億股,募集資金50億元,主要用于年產1000噸高純半導體材料項目、年產35000噸多晶硅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通過此次IPO,公司將改善資本結構,拓寬融資渠道、提升融資能力,同時通過產能擴充進一步增加公司市場份額。
在公司招股意向書中,大全能源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實際經營情況,預計2021年上半年可實現營業收入為41.3億元至41.7億元,較2020年同期變動為增幅95.42%至97.3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8.8億元至19.2億元,較2020年同期變動為增幅530.72%至544.14%。(CIS)
原文鏈接:https://www.chnfund.com/article/AR202107060830320247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