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7月30日 /美通社/ --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25億人患有乙型和/或丙型肝炎,每30秒鐘就有一人死于肝炎相關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今年“7·28”世界肝炎日期間,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肝臟健康,攜手“消除肝炎、時不我待”。
值此之際,立足中國、專注于創新科技的全球前沿癌癥精準醫療公司泛生子(納斯達克代碼:GTH)聯合社會各界共同呼吁通過科學篩查及分級管理實現從肝病到肝癌的關口前移,并形成預防、篩查、診療一體化的行動目標,從護航中國人肝臟健康入手,聚焦國內8600萬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篩查、監測、診療,攜手共創健康中國。
作為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炎患者的檢測和治療亟待解決。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綱要中提出,到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要達到46.6%。目前,我國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僅為14.1%,從肝病到肝癌的全周期篩查與監測,推進預防“關口前移”,是實現肝癌早診早治的關鍵一環,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的實現。
為共同消除乙肝、肝癌等疾病危害,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成人肝癌篩查與監測管理培訓項目”,專注加強臨床及患者的肝癌早期或極早期篩查與監測,完善相關技術,為實現WHO的2030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標而努力。泛生子高度關注此項目并全程給予鼎力支持。2021年“世界肝炎日”期間,項目傳來喜人成果: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流行病學教授帶領的全國來自肝病科、感染科、外科和腫瘤科等超過30家三甲醫院近40名權威專家參與撰寫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成人肝癌篩查與監測》共識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即將于近期發布。
參與共識撰寫專家積極論證以基于ctDNA液體活檢的M2P-HCC(Methylation、Mutation &Protein)模型診斷和監測肝癌的新技術規范,對于未來肝癌早期或極早期篩查及監測的重大指導意義表示極大認可。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主導編寫培訓教材和講者培訓,計劃在全國舉辦百場區域、城市、科室培訓會,覆蓋數千名一線醫生,通過以M2P-HCC為代表的液體活檢早篩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極大促進肝癌的早期發現,并遵照權威共識指導,打通高危人群從肝病到肝癌的全周期篩查、診療及監測鏈條,可極大有助于提升我國肝癌的五年生存率。基于此,全球前沿癌癥精準醫療公司泛生子將支持該項目。
基于M2P-HCC模型的HCCscreenTM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源于國家癌癥中心與泛生子基于ctDNA液體活檢用于HCC早篩的前瞻性大規模隊列研究(HIT研究)原研成果,通過10ml血液,即可從甲基化、基因突變、蛋白、三大層面實現對早期肝臟腫瘤的多維度評估,目前已經實現 88%的靈敏度,93%的特異性,優于臨床甲胎蛋白聯合超聲檢測。2020年9月,基于該模型及產品的優異數據表現,泛生子獲得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是最早獲此認定的中國體外診斷企業。
目前,通過聯合行業上下游推進肝癌早篩早檢技術及理念,泛生子先后完成肝癌早篩技術在體檢機構、民生項目、院方臨床落地應用。通過與國內知名體檢機構愛康集團、中國生物制藥旗下正大天晴集團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已經完成面向國內149家體檢門店、近200家醫院的廣泛覆蓋。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張黎剛先生表示:“每年在愛康體檢的人群約有800萬,其中參與乙肝、丙肝篩查的人數大致在 16%左右,這就導致很多潛在患者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肝癌防治在于早篩、早診,重點人群應盡可能全地進行篩查、檢查。應在保護好患者隱私權益的基礎上,加強重點人群乙肝、丙肝篩查工作,提高早篩、早診率,提高普通人群防治意識。愛康集團與全國 200多個城市超過720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網絡,成立醫聯體,以期讓早期肝癌患者盡快得到治療。”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董事長謝承潤表示:“我們很高興與泛生子合作,兩家公司都致力于開發針對肝病和腫瘤的創新診療產品。泛生子的肝癌早篩技術具有全球前沿的肝癌早期篩查性能,對我們及客戶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我們相信,正大天晴在肝病市場上強大的專業實力和網絡資源可為HCCscreenTM的市場開拓提供有力支撐。更重要的是,我們很高興能夠為中國肝病患者帶來一款創新產品,讓更多潛在肝癌患者因此受益,減輕他們潛在的沉重負擔。”
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王思振表示:“泛生子一直以來關注中國人肝臟健康,實現健康中國是我們共同的使命和目標。一手抓研發,一手抓應用,泛生子致力于將基因組學創新研究成果推向并服務更多需求人群。在這一過程中,對臨床醫院推廣肝癌早篩觀念和技術是重中之重,我們希望能夠依托全國性技能培訓項目實現覆蓋數千名醫生,讓最新科技成為醫生的有力‘臂膀’救助更多的臨床患者、高危人群,從而為實現2030健康戰略目標,為在中國消除肝癌貢獻企業力量。”
未來,泛生子還將持續支持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的公益項目、與醫院、體檢機構、眾籌平臺、主流媒體等各方機構合作,形成最為廣泛的共同體,倡導從肝病到肝癌的技術推廣、技能培訓及早篩科普,形成集理念、技術、應用、診療、保障為一體多維創新模式,全面助力健康中國2030。
在此特別感謝以下專家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成人肝癌篩查與監測》共識的大力支持(按姓氏拼音排序):
姓名 |
醫院 |
社會任職 |
陳恩強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陳成偉 |
海軍軍醫大學905醫院 |
華夏肝臟病學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丁惠國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會分會委員 |
段鐘平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 |
鄧國宏 |
西南醫院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委員 |
范建高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
中國醫師協會內科學分會委員 |
黃燕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
湖南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
李增德 |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 |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秘書長 |
李用國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
林炳亮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廣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
林鋒 |
海南省人民醫院 |
海南省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會長 |
林楠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廣東省醫學會肝膽胰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組副組長 |
陸倫根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
馬雄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委員兼副秘書長 |
南月敏 |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
寧琴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湖北省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
邱源旺 |
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 |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四屆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
任萬華 |
山東省立醫院 |
亞太肝病診療技術聯盟副理事長兼山東省聯盟理事長 |
尚佳 |
河南省人民醫院 |
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病分會副會長 |
唐紅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
萬謨彬 |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
上海市醫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感染 |
王建設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感染學組副組長 |
王磊 |
山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
山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
王宇明 |
西南醫院 |
衛計委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傳染病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
謝青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
第十三屆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
謝雯 |
北京地壇醫院 |
北京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
徐小元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
許潔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北院 |
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委員 |
楊希忠 |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 |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 |
楊東亮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
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感染病學會副主任委員 |
楊永峰 |
南京市第二醫院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委員 |
楊長青 |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
上海市醫學會肝病分會候任主委 |
于樂成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一醫院 |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第五至七屆委員會藥物性 |
張大志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
中國醫師協會感染醫師分會委員 |
趙衛峰 |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江蘇省醫學會肝臟病分會候任主委 |
朱傳武 |
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 |
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感染病防控與管理專業 |
莊輝 |
北京大學醫學部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關于泛生子
泛生子(納斯達克代碼:GTH)是全球前沿的癌癥精準醫療公司,專注癌癥基因組學的研究和應用,提供癌癥早期篩查、用藥指導、預后監測、腫瘤新藥研發服務等覆蓋癌癥全周期的產品與服務,致力于將創新基因組學技術,應用于與癌癥相關的診斷、治療,最終戰勝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