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1年8月26日 /美通社/ -- 提供一體化、科學驅動的研究、分析和開發服務,在北美和中國同時運營業務的合同研究機構,方達控股公司(「方達」,「方達控股」或「集團」;股份代碼:1521.HK),今日公布其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中期業績。
財務重點
運營重點
管理層評價
方達控股創始人,主席及首席執行官李松博士表示:「盡管COVID-19疫情在全球仍有反復,但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隨著嚴格的封城政策逐步解除,大多數行業復工復產,我們的交付效率顯著提高,這對我們的經營帶來積極的影響,并一直從2020下半年持續至2021上半年。我們的收入從2020年上半年的50.7百萬美元增長67.9%至2021年上半年的85.1百萬美元。我們所提供服務的需求仍持續強勁。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們的合約未來收益達到218.4百萬美元,相較于2020年6月30日的138.8百萬美元增長57.3%。
我們繼續致力于通過內生增長和策略性并購擴張產能和服務能力。我們在賓州Exton及中國上海快速推進中心實驗室服務的建設;在新澤西州Secaucus的臨床中心開始提供放射性標記化合物進行全方位人體吸收、代謝及排泄(“hAME”)服務;在俄亥俄州Concord繼續擴展遺傳毒理學及安全藥理學方面研究;在賓州Exton提供全面的微生物開發和質量控制測試服務。此外,我們還通過收購Ocean Ridge 提升基因組學服務能力,通過收購Quintara,擴大我們ADME方面的分析服務能力, 并幫助我們獲得在美國西海岸的更多業務發展機會。
在中國,我們在提高現有生物分析、化學服務、CMC及生物等效性服務能力的基礎上,積極地建設藥物代謝及藥代動力學、安全及毒理學以及中心實驗室等新服務,以構建全面的藥物發現及開發服務組合。我們也持續提升生物分析中生物制劑分析服務能力,這些都體現出我們不斷著力于發展與創新藥物項目相關的研發服務。我們非常高興的看到來自創新藥物項目的收入貢獻,已經占我們2021年上半年中國業務收入的50%以上,同時來自創新藥物項目的合約未來收益,占我們于2021年6月30日中國業務的合約未來收益的60%以上,相較2020年12月31日的約50%及2020年6月30日的約45%明顯提升。
2021年上半年,多個用于擴張我們產能和服務能力的設施已完工或正在繼續建設中。在中國,位于Acme上海設施的約7,000平方英尺GMP公斤級實驗室已基本完工,該實驗室可提供GMP API生產服務,我們的化學業務將從藥物發現擴展至開發,從毫克級合成擴展至公斤級生產,及從藥物化學擴展至API合成。我們還啟動了位于同一地址的17,000平方英尺藥物化學實驗室建設,預期在第三季度完工并于第四季度開始運營。蘇州約 215,000 平方英尺研究設施的建設預期于 2021 年底前完成,該設施將用于藥物代謝和藥代動力學及 non-GLP/GLP 毒理學研究。蘇州另一個約 89,000 平方英尺設施預期于 2022 年上半年部分投入運營,該設施將用于擴大 CMC 及GMP 臨床試驗用藥生產能力。我們還完成了上海臨港新租用的約 67,000 平方英尺新實驗室的設計,并啟動裝修工作。該設施將主要用于生物制劑的生物分析、中心實驗室及藥物代謝和藥代動力學服務, 預期于 2022 年上半年投入運營。在北美,賓州Exton約71,000平方英尺新實驗室已于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運營,北美CMC、生物分析和生物制劑及中心實驗室服務將得到顯著擴張。我們還完成了加州 Hayward 約 25,000 平方英尺新實驗室的設計,并已啟動裝修工作。該設施將用于擴大生物分析和生物制劑分析服務能力,預期將于 2021 年第四季度部分投入運營。
隨著業務范圍、產能和服務能力的擴張,我們持續對人力資本投入以充實我們的人才庫。我們的雇員總人數從2020年底的1002人增加到于2021年6月30日的1133人,分布在三個國家的20個運營設施中。不斷擴大的人才庫是我們持續發展的基石。
COVID-19的爆發提高了公眾對疾病控制及醫療保健管理的意識,更突顯出創新藥物的重要性,并將創造更多的市場機會。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認為全球醫藥市場和全球醫藥研發投資將持續增長。我們將利用我們現有的優勢,繼續策略性地擴展我們的服務范圍和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的解決方案,以從制藥行業外包需求及對我們服務的相關需求預期增長中尋求發展機會。」
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載有若干前瞻性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并非歷史事實,乃基于本集團的信念、管理層所作出的假設及現時所掌握的資料而對未來事件作出的預測。盡管本集團相信所作的預測合理,但基于未來事件固有的不確定性,前瞻性陳述最終或會變得不正確。前瞻性陳述受以下相關風險影響,其中包括本集團所提供的服務的有效競爭能力、能夠符合擴展服務的時間表的能力。本新聞稿所載的前瞻性陳述中僅以截至有關陳述作出當日為準,除法律有所規定外,本集團概不承擔義務對該等前瞻性陳述更新。 因此,閣下應注意,依賴任何前瞻性陳述涉及已知及未知的風險。本新聞稿載有的所有前瞻性陳述需參照本部分所列的提示聲明。
采用經調整之財務指標
本公司已提供作為額外財務計量的經調整凈利、經調整凈利率及每股經調整基本及攤薄盈利(剔除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并購所得無形資產攤銷及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產生的收益或損失),惟該等數據并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要求,也不是按該準則所呈列。本公司認為以上經調整的財務計量有利于管理層及投資者理解以及評估本公司的基礎業績表現及經營趨勢,并且通過參考該等經調整財務計量,及借著消除本集團認為對本集團業務的表現并無指示性作用的若干異常、非經常性、非現金及/或非經營項目的影響,有助管理層及投資者評價本集團財務表現。然而,該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的呈列,不應被獨立地使用或被視為替代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編制及呈列的財務資料。該等經調整業績不應被獨立看待,或被視為替代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編制的業績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