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2021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論壇聚焦亞洲區域合作

推動可持續金融實現碳中和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
2021-12-01 01:04 7640

香港2021年12月1日 /美通社/ --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協會”)于11月30日在香港舉行了第三屆年度論壇“推動綠色及可持續金融 — 實現亞洲碳中和”。該論壇聚焦探討全球、亞洲及各地所需的合作及其重要性,藉以調集數萬億美元的資金來實現亞洲的碳中和目標。

今年的論壇聚集香港的政府機關、監管機構、商界行政總裁、綠色金融業領袖及市場基礎設施服務供應商等,在論壇現場及線上討論和分享他們對進一步發展香港為領先的綠色可持續投資中心地位的見解。

是次論壇吸引了來自亞洲各地超過1,653名與會者。論壇集中討論一系列議題,包括國際、亞洲區內及內地的碳交易市場、轉型金融、國際間就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的合作,以及有助加速轉型至低碳經濟的創新可持續金融產品。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博士在歡迎辭中指出:“透過采用在國際可持續金融平臺(International Platform of Sustainable Finance,IPSF)上,由內地與歐盟合作制訂的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CGT),香港在融合及推動有關分類法而言處于最佳的有利位置。舉例來說,香港可以根據CGT來組合中國的綠色資產,并將其推向國際市場銷售。香港亦可透過一個統一的大灣區碳交易市場、互認綠色建筑規范和綠色金融產品、推出合資綠色科技基金,以及將中國的綠色資產數碼化等工作,深化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在綠色及低碳發展上的合作。”

圖為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博士
圖為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博士

馬駿博士與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總裁余偉文先生在爐邊談話環節中,討論有關塑造內地綠色和可持續生態系統的綠色金融政策和產品發展、香港在帶動亞洲綠色金融方面的角色,以及如何協調國際和亞洲區域的努力,為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碳中和融資發揮作用。

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總裁余偉文先生指出:“過渡至低碳未來需要大量的投資,也可能徹底改變許多企業的營運和風險狀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但有責任和能力促進本港向綠色可持續經濟轉型,更可以在內地以至區內作出積極貢獻。金管局將繼續與業界合作,確保我們的金融服務業能有效地應對這項挑戰以及把握當中的機遇。”

圖左為香港綠色金融協會顧問;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博士;圖右為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總裁余偉文先生
圖左為香港綠色金融協會顧問;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博士;圖右為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總裁余偉文先生

緩解氣候風險已成為全球政府和監管機構的優先議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與其他監管機構、政府和業界一直保持緊密合作,提高氣候相關信息披露的國際可比性、一致性和互通性。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先生(Mr. Ashley Alder指出:“亞洲需要大量的私有資金來支持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香港擁有龐大的的金融規模,在內地和全球各地間的資金流擔當獨特的中介角色,我們將可在此發揮關鍵的作用。”

圖為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先生
圖為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先生

在過去一年,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八個工作小組在推廣綠色金融原則和最佳實踐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工作,以提高香港作為國際可持續發展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協會作為亞洲區內最活躍的綠色金融組織,今年參與了超過60個有關可持續發展行業的能力建設活動,比去年增加一倍,以協助解決香港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人才短缺的情況。此外,協會繼續與香港特區政府、政策制定者、監管機構和私營部門合作,鞏固香港作為具影響力的全球綠色金融中心。

論壇上四個討論環節提出了過去一年協會的工作成果,當中的主題如下:

  • 碳交易市場如何加快碳中和:行業專家及業界人士討論國際合規及自愿碳交易市場如何實踐運作、內地的全國及地區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在鼓勵低碳活動方面的角色,以及香港如何能促進大灣區碳排放市場交易平臺的發展,并作為打入中國大陸的門戶。
  • 探索凈零碳排放目標,氣候數據分析及氣候信息披露:投資者和服務供應商分享了具前瞻性的投資觀點,當中包括提高對符合凈零碳排放目標資產的認識、政策制定者和市場參與者之間合作以整合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和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IOSCO)的監管要求,以及制定有助衡量氣候改變對投資組合表現的基準和方法。
  • 轉型金融與嶄新可持續金融產品的需求及作用: 與會者重點提出不向碳排放強度較高的產業提供轉型至凈零碳的協助對生態系統和金融體系帶來的風險,以及不同原則組成的框架和營運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 創新氣候方案:嘉賓亦探討創新綠色金融的最新趨勢,包括生命周期評估、綠色金融與供應鏈的整合、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數碼綠色驗證、數據分析以及綠色資產代幣化。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及其合作伙伴分享了三個研究項目的初步調查結果。首項為由業界主導,名為“香港領航,推動建立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中心”的研究,當中提出一系列措施提議改善在香港設立的綠色投資基金相關的條例、稅務及監管環境。報告亦就擴大香港稅制中對私募基金基建的定義,以及建立綠色基建項目分類法兩者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論壇上預展的第二份報告由HongKong2050isNow主導,與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GBA-GFA)合作有關香港綠色建筑項目的第三階段,名為“綠色建筑機遇”的研究。研究小組在深入檢視大灣區內不同城市的建筑物耗能數據、財政激勵和建筑行業政策后發現,大灣區各城市在建筑減碳方面面對近似的挑戰,而建筑業要參與碳交易市場以在未來達到凈零碳排放。

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earch Institute)為第三份研究的編者之一,向與會人士提供新研究的預覽。該報告透過深入研究大灣區的碳中和目標,為其發展減碳路徑,以及旨在提供針對特定行業的解決方案,并發掘區內轉型金融的機會。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馬駿博士在論壇閉幕時表示:“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將繼續專注加強香港作為區內和可持續金融中心的角色和地位,通過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和“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加強與內地合作,同時推動發展碳交易市場、創新綠色和可持續產品、能力提升和改善數據進步等多方面的發展。 ”

2021年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論壇由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渣打銀行、羅兵咸永道、富時羅素、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穆迪ESG解決方案事業部及法國外貿銀行贊助。

消息來源:香港綠色金融協會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能動
微信公眾號“能動”發布全球能源、化工、采礦、動力、新能源車企業最新的經營動態。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