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1月26日 /美通社/ -- 近期,浪潮信息聯合全球軸承生產巨頭,開發出基于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技術的軸承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提升軸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發揮重要作用。
還記得風靡一時的指尖陀螺嗎?
指尖陀螺之所以能夠長時間在指尖旋轉,秘密在于小型軸承轉動部件上。其軸承的旋轉依賴內部“小球”之間的滾動,不但可以減少機械的摩擦,而且運轉精度高。所以,即使是很少玩指尖陀螺的人,也能很快讓自己成為旁人眼中的焦點。
在身邊的很多物件中,人們都能輕松找到軸承的影子,比如自行車,空調、洗衣機等等。正是因為有了軸承,人們才能盡享現代生活的便利。
而將目光投向更加廣闊的工業制造,軸承已經成為機器的“關節”、工業的“基石”,例如,在汽車中,發動機、啟動器、發電機、水泵、離合器、變速器、差速器、前后輪轂、轉向器、空調機等二十幾個部位都需要軸承的支撐旋轉。據統計,2021年全球軸承市場的規模已超1000億美元,且仍在不斷增長。
韓國是全球軸承生產大國,其生產的軸承是汽車制造、船舶制造等工業中重要支撐,對軸承的精度、耐用性、可靠性等指標有非常嚴苛的生產和質檢標準。
AI上線,煉就軸承質檢的“慧眼”
軸承生產中,為保證品質,質檢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經驗豐富的質檢員一般會通過肉眼觀察、手指轉動等方式,來檢測軸承是否出現裂紋、斑點、剝落、磨損等質量缺陷,并在出現缺陷之后,及時進行產線調整。
這種模式非常考驗質檢員的專業性和耐力,要知道,每天數個小時站在產線上,在強光下對大大小小的軸承進行質檢,很容易出現視覺疲勞;同時會因為精力無法長時間保持集中,導致部分軸承的漏檢、誤檢,影響產線的良品率。對于軸承企業來說,培養經驗豐富的質檢人員是一個巨大的成本,而一旦大量質檢人員流失會影響工期。
為此,該軸承生產巨頭在軸承產線部署了最新的軸承智能質檢解決方案,基于AI機器學習檢測算法,使用工業相機對產線上的軸承進行圖片拍攝,并通過不同的傳感器獲取軸承的幾何參數繪制成3D圖像,再經由生產現場浪潮邊緣微服務器EIS200進行3D圖像分類和檢測,判斷軸承質量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智能質檢在質檢效率、質檢精準度等方面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在汽車變速箱傳動軸承的質檢中,機器視覺算法可以識別20多種軸承缺陷,產品故障提取準確率達到98%,不良品漏率低于330ppm,是肉眼提取準確率的3倍,這不僅有效降低了熟練質檢工人的招聘、培訓成本,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對于工人肉眼的損傷。
AI安全員上線,讓生產更安全高效
除了智能質檢方案,工廠還上線生產安全管理、3D圖紙實時查看等功能模塊,將多種邊緣業務負載整合到浪潮邊緣計算服務器上,為智能、柔性的智能制造系統提供了強大的邊緣算力支持。
例如,在軸承生產線上,有許多大型設備、機器人和工人進行混合作業。為確保人機協作安全,“AI安全員”會對員工佩戴安全帽、穿戴防護服等行為進行實時識別。同時還要及時發現工作場所可能出現的火災、危險品泄露等潛在危險情況,并即時發送警報以確保工人的生產安全,幫助管理者采取有效行動,主動預防工作場所的事故發生和傷害損失。
該企業將安全合規性檢測算法集成到工廠側的邊緣微服務器上,不僅能夠加速機器視覺算法的運行效率,而且降低了對于云平臺、網絡帶寬等IT資源的需求,有效縮短火災等緊急險情的處理延遲,在穩定性、擴展性等方面更好地滿足智能制造場景的計算要求。
軸承制造作為工業制造的重要分支,隨著智能制造浪潮的奔涌而來,已經到了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窗口期。智能質檢、智能轉配、預測性運維等創新技術的應用,幫助軸承制造企業建立起智能、柔性的制造生產線,為市場提供更高品質、更高精度、更低成本的軸承生產能力,而浪潮信息邊緣計算解決方案將為這一變革提供澎湃的邊緣算力、強大的算法能力和豐富的生態,助力傳統制造企業穩步邁向智慧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