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年1月26日 /美通社/ -- 中國神經介入近二十年創新發展,基層臨床醫生可以獲得與全球同步的標準化培訓,廣大偏遠地區的患者,能夠接受高水平的神經介入診療服務。與中國神經介入共成長,美敦力持續創新,“雙引擎”驅動助力中國腦卒中救治能力建設、提升中國腦卒中患者醫療可及性。
腦卒中,這個屬于急性腦血管疾病的醫學名詞近年來越來越多地為大眾所熟知和重視。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數據顯示,我國40歲及以上腦卒中人數達1318萬,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240萬且呈年輕化趨勢,每5個人中約有2個人罹患腦卒中,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腦卒中。我國已成為腦卒中終生風險最高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
我們抗擊腦卒中的腳步,從未止步。得益于神經介入療法與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二十年前難以想象:不開刀或放射治療,僅用微創方法就能搶救腦血管畸形、硬腦膜動靜脈瘺患者;一些曾經被認為“不可治“的顱內動脈瘤,能通過重建部分動脈血管,“彎道超車”去攻克;發病超過4.5小時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獲得良好的預后效果……
持續創新二十年,不斷提升腦卒中患者診療效果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神經介入事業逐步發展,相比于開顱手術,微創且操作便捷的血管內介入治療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
2003年,聚焦于介入療法的ev3公司攜革命性的新型液態栓塞劑Onyx?等一系列前沿療法和醫療器械來到中國,開啟了與中國神經介入行業共同發展的歷程。此后的二十年里,ev3公司先加入柯惠醫療,后又隨柯惠醫療并入美敦力,成為如今的美敦力神經介入運營部,二十年深耕神經介入領域,一直致力于持續為千百萬中國腦卒中患者帶來全面、創新、優質的神經介入解決方案,為其帶來更好預后可能與新生。
近二十年來,美敦力先后引入了包含液態栓塞系統、彈簧圈、顱內血管支架、顱內取栓支架、血流導向密網支架、顱內支撐導管、球囊、微導管、微導絲等多種前沿醫療技術與產品,實現了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的全療法覆蓋,以滿足中國腦卒中患者的多層次醫療需求。
作為全球醫療科技的領導者,也是全球神經介入行業的引領者,美敦力非常重視推動中國神經介入技術水平與全球接軌,為中國患者提供全球領先的尖端創新治療。二十年來,美敦力與中國醫療工作者一起,不斷促進中國神經介入行業發展,推動腦卒中疾病教育和技術普及,為加強中國基礎腦卒中救治能力建設貢獻力量。
在2003年美敦力(ev3)引入革命性的新型液態栓塞劑OnyxTM之前,腦血管畸形(AVM)幾乎只能開刀或者用伽馬刀;硬腦膜動靜脈瘺(DAVF)更是基本沒有臨床解決方案。在有了 以OnyxTM 為代表的液態栓塞療法之后,醫生能夠通過微創的手段來治療甚至有望治愈AVM/DAVF患者,這種顛覆性的療法極大地推動了神經介入技術的進步,更是在中國臨床醫生的努力之下,對該療法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創新和拓展,自2005年后,為眾多患者帶來了積極的治療效果。
救治腦卒中患者,是一場與死神爭分奪秒的較量。尤其是缺血性腦卒中,傳統藥物靜脈溶栓療法的黃金救治時間窗為4.5小時,而機械取栓療法的黃金時間窗為6小時,根據患者情況(需進行全面影像學評估)可將取栓時間窗拓展至24小時。2013年,美敦力(柯惠)正式引入機械取栓療法和王牌取栓支架SolitaireTM FR,為機械取栓療法提供了神兵利器。
2015年,美敦力(柯惠)聯合中國神經介入領域的知名專家,推動制定了中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指南2015》,以“I類推薦,A 級證據“推薦了支架取栓療法[1]。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也聯合發布了《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指南》,以“I類推薦,A 級證據”推薦了支架取栓療法[2],使得機械取栓療法逐漸成為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的主流。自此,中國神經介入領域迅速邁進了一大步,實現了與國際領先的技術和療法的同步接軌。
2014年,美敦力(柯惠)引入了第一代Pipeline產品,開啟了血流導向療法的先河。對于巨大、寬頸及梭形動脈瘤的臨床診療,傳統的開顱與血管內治療難度均較大,血流導向療法的出現,讓這些原先不可治、難治、或者治療效果不好的動脈瘤可以被治療甚至有望治愈。2017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二代Pipeline產品——Pipeline? Flex血流導向密網支架進入中國,標志著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治療的理念從瘤囊內填塞轉向血管壁重建,讓更多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從中獲益。
除了不斷迭代升級的產品和療法之外,美敦力建立了專業的臨床支持團隊與高質量的售后服務團隊,在確保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持續服務臨床,為臨床團隊和患者提供穩定的配套保障服務。二十年來,美敦力不斷響應中國的醫療需求,持續創新,與中國神經介入領域醫療工作者共成長,為服務患者擴大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而不懈努力。
“雙引擎“驅動,促進中國神經介入醫療領域升級迭代
引入創新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讓創新真正落地、發揮出對患者和對行業應有的價值,更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業。美敦力深知這一點,也一直以推動中國腦卒中救治能力建設、提升中國腦卒中患者醫療可及性為己任,長期著眼于臨床醫生標準化培訓和腦卒中健康全流程管理療法下沉的“雙引擎“,讓更多患者獲益。
為推動中國腦卒中救治能力建設,美敦力著力于幫助臨床醫生提升技術水平。二十年來,從最早ev3時期小規模形式較為單一的臨床培訓,到柯惠時期成立了專門的PACE教育團隊,再到美敦力時期逐步搭建完善的定制化、系統化、多層級的臨床培訓體系,助力中國腦卒中疾病防治水平提升的道路上,美敦力從未停步。
美敦力的臨床教育培訓體系以位于上海和成都的兩家“美敦力創新中心“為核心、以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多家”優質卒中中心“為支點、以與中國行業權威組織的戰略合作項目為拓展、以”美敦力神介大學“和”美敦力神經介入兵器譜“為載體和平臺,滿足不同層級,不同基礎、不同區域臨床醫生的實際需求,打造不同模式、定制化的系列培訓課程;提供從國內到國外,從理論到實踐,形式豐富的多層級培訓。
其中,兩家美敦力創新中心均打造了仿真的手術室環境, 配備一流導管室、以及行業前沿的模擬培訓設施等,讓醫生能夠得到更真實的、一站式的模擬手術場景培訓體驗,為神經介入領域醫療專業人士搭建創新、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助力臨床專業技能提升。
隨著中國市場老齡化人口的進一步的增多,為了讓更廣大的腦卒中患者能夠及時被救治,促進療法下沉與診療技術規范,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也將是一場長期攻堅戰。
為了提升中國腦卒中患者醫療可及性,美敦力早在2016年,就與國家衛計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開展合作,并于2018年與之聯合啟動了“中國腦卒中防治三年戰略合作計劃”,助力中國卒中救治與百萬減殘工程;2021年,美敦力又與中國腦血管病專科聯盟、北京腦血管病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達成共識,針對腦卒中健康全流程管理在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以及信息化培訓等方面進行長期合作,預計在3年內舉辦80場百萬減殘關鍵技術(動脈瘤治療/動脈取栓)培訓活動,培訓專業醫療人員5000人次。同時,美敦力也正在積極推動本土化產品生產和制造,助力中國醫療產業的升級,造福更多中國腦卒中患者。
生命因科技不凡。中國神經介入的最近二十年,在腦卒中這個醫學名詞越來越被大眾熟知的背后,是神經介入醫療科技創新與飛躍,萬千一線臨床醫療工作者與死神爭分奪秒的不懈努力,更是千百萬腦卒中患者和家庭努力爭取的希望和無限未來。
展望中國腦卒中治療的未來,我們也相信像美敦力這樣的行業技術開拓者和領導者將繼續與廣大神經介入領域的醫療專業人士攜手同進,推動前沿療法的創新與突破、推動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和拓展醫療可及性,讓更多患者減輕病痛、恢復健康、延長壽命,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指南2018. China J Stoke.2018.13(7):706-729. |
[2] Powers et al.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18;49:e46–e99. |
*本文僅作科普用途,不應被視為對所涉醫療產品的推薦或功效證明。涉及疾病診斷、治療、康復相關的,請務必前往專業醫療機構就診,尋求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