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20”發布,北京、上海、深圳連續三年蟬聯綜合排名三甲

中國網
2022-01-26 22:09 7915

北京2022年1月26日 /美通社/ -- 以下為中國網刊發的東京經濟大學教授周牧之的報道

國際智庫云河都市研究院編制的“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20”正式發布。北京、上海、深圳連續三年蟬聯綜合排名三甲,廣州連續3年獲得綜合排名第4位。成都表現卓越,與2017年該指數第一次發布時相比提升了3個位次,躍進第5位。天津從2019年第5位下跌為第6位。排名第7位、第8位、第9位的杭州、重慶和南京,都保持了2019年的位次。

西安排名第11位,與 2019年相比提升了2個位次。相反,武漢從2019年第11位下跌至第13位。寧波保持了第12位。

在36個中心城市中還有,鄭州、長沙、濟南、合肥、福州、哈爾濱、南昌、南寧、海口、呼和浩特、拉薩等城市的綜合排名位次有所提升,其中合肥提升最明顯,從2019年第23位提升至2020年第19位。青島、昆明、長春保持2019年的位次。

廈門、沈陽、大連、貴陽、石家莊、太原、烏魯木齊、蘭州、西寧、銀川等城市綜合排名位次有所下降。其中大連下跌幅度較大,從2019年的第18位下跌至2020年第23位。從綜合排名總體來看,北方中心城市位次下降趨勢明顯。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20”綜合排名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20”綜合排名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以下簡稱“指數”)是由從“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882組基礎數據中精選出來442組與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評價關系緊密的基礎數據構成,包括統計數據,衛星遙感數據和互聯網大數據。因此,“指數”是能夠運用不同領域的數據資源,可以用“五感”來高度感知和判斷城市的、先進的多模態指標體系(Multimodal Index) 。

例如“指數”通過衛星遙感數據對DID(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人口高密集地區)進行分析,能夠準確地把握都市圈的人口規模、分布和密度,以及其與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管理、生態環境治理之間的關系,將都市圈研究一舉提高到了更高層次。

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指數”的一大看點。通過多年的努力,云河都市研究院攻克了通過衛星數據解析和GIS(地理信息系統)分析,準確計算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難關,大幅度地提高了城市高質量發展評價的精準度與分析的深度。

“指數”的另一大特點是將4個直轄市、22個省會城市、5個自治區首府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共36座城市定義為“中心城市”來作為重點分析對象,放在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大盤中進行評價。這里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蘇州(第10位)、東莞(第20位)、無錫(第25位)、佛山(第27位)4個非中心城市躋身綜合排名前30。

“指數”顯示,2020年36座中心城市創造了全國39.2%的GDP、50.9%的出口額、50.1%專利授權量,集中了全國26.6%的常住人口、42%的DID人口、67.3%的主板上市公司,擁有全國94.8%的981&211高等學府、57.5%的五星級酒店、47.5%的三甲醫院。中心城市主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勢態明顯。

“指數”由城市地位、都市圈實力、輻射能力、廣域樞紐、開放交流、商務環境、創新創業、生態資源環境、生活品質與安全、文化教育等10個大項和30個小項,116組指標數據組成,科學、系統、詳盡地對中心城市的都市圈發展品質進行了全方位診斷和評價。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20”的最大特色是聚焦評價中國中心城市在抗疫與恢復經濟上的表現。以下就生活品質與安全、都市圈實力、生態資源環境等3個大項進行概述。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結構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結構

生活品質與安全大項:新冠武漢受創,清零政策控制疫情

2020年新冠疫情拷問了城市的生活品質與安全。從疫情本身來看,2020年62.8%新增新冠確診病例(不含境外輸入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集中在武漢。迅速的封城措施和徹底清零的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較快地控制了疫情,使得湖北省以外其他城市雖也偶有疫情,但沒有發生暴發性蔓延,中國城市的生產和生活得到較快恢復。

生活品質與安全大項設置安全宜居、生活消費、醫療福祉3個小項指標,由新冠感染人數、執業(助理)醫師數、三甲醫院、平均壽命等16組指標數據組成。

從生活品質與安全大項排名來看,受新冠疫情重創,武漢從2019年第8位跌落至榜末。北京、上海、重慶位列該大項排行榜前3位,第4到第10位的中心城市還有成都、杭州、廣州、南京、鄭州、天津。與2019年比較,排名前10的城市中,重慶、成都、鄭州的位次有所提升,重慶還首次躋身前3。北京、上海的位次保持不變。深圳、武漢跌出前10。

從36個中心城市來看,與2019年相比還有西安、濟南、沈陽、合肥、青島、寧波、大連、哈爾濱、長春、昆明、呼和浩特等城市的位次有所上升。

生活品質與安全大項2020
生活品質與安全大項2020

都市圈實力大項:北京、上海、深圳穩坐前3位

都市圈實力是衡量中心城市最基本的條件之一。該大項不僅注重評價城市的經濟和人口規模,還注重評價都市圈的人口集中度和結構,以及其作為經濟中樞的能力。

2020年全國中心城市中,除受新冠疫情重挫的武漢以外,都實現了經濟增長,36座中心城市GDP平均增長3個百分點。中心城市強大的韌性帶動中國經濟在全球主要各國普遍經濟負增長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2.3%的增長。

都市圈實力大項設置經濟規模、都市圈質量、企業集聚3個小項指標,由 GDP規模、常住人口、DID人口、主板上市企業指數等14組指標數據構成。

北京、上海、深圳蟬聯都市圈實力大項排名前3位,且偏差值優勢明顯。排名前10的中心城市還有廣州、重慶、杭州、成都、天津、武漢。與2019年相比,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大多保持位次不變,只有成都上升1個位次,天津下跌了3個位次。

從36個中心城市來看,與2019年相比還有西安、青島、濟南、昆明、貴陽、長春、太原、海口、西寧、銀川、呼和浩特、拉薩等城市的位次有所提升。

都市圈實力大項2020
都市圈實力大項2020

生態資源環境大項:上海、北京、天津為二氧化碳排放最多前3位

對于城市發展而言,生態環境品質和資源效率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生態資源環境大項在關注環境品質和資源效率的同時,還兼顧對環境努力的評價,該大項的一大看點是導入了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評價。目前,36座中心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國的29%。

從二氧化碳排放量來看,中心城市中排放量最多的前10位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天津、廣州、哈爾濱、寧波、青島、重慶、濟南、鄭州。

從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來看,中心城市中排放量最多的前10位城市分別為呼和浩特、太原、蘭州、銀川、天津、烏魯木齊、寧波、青島、北京、上海。

生態資源環境大項設置資源環境品質、環境努力、資源效率3個小項指標,由空氣質量指數(AQI)、單位GDPCO2排放量、人均CO2排放量、氣候舒適度等15組指標數據組成。

生態資源環境大項前3位分別為深圳、上海、北京,深圳超越上海首次榮登榜首。躋身排名前10的中心城市還有廣州、重慶、廈門、武漢、成都。與2019年相比,在36個中心城市中,深圳、廈門、武漢、天津、長沙、寧波、合肥、沈陽、西安、青島、濟南、拉薩、石家莊等城市在該大項中的排名位次有不同程度上升。

生態資源環境大項2020
生態資源環境大項2020

原文鏈接: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20”發布,北京、上海、深圳連續三年蟬聯綜合排名三甲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22-01/26/content_78012434.htm

消息來源:中國網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美通社頭條
微信公眾號“美通社頭條”發布新鮮、有趣、重要的企業與機構新聞,由全球領先的企業新聞專線美通社(PR Newswire)為您呈現。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關鍵詞: 出版業/信息服務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