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2022年9月1日 /美通社/ --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于8月31日在北京正式開幕,作為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服務貿易盛會,今年的服貿會以"服務合作促發展,綠色創新迎未來"為主題。在這個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的夏天,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個人開始重新認識與氣候變化的聯系,"合作發展"、"綠色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9月1日,IBM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應邀出席本屆服貿會的高峰論壇之一——中國智能產業論壇,并以"攜手‘智創'可持續未來"為題作主旨演講。在他看來,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的通關密碼,就寫在"合作發展"、"綠色創新"的"道"里;找到正確的數字化轉型"術",并以與正確的伙伴、以正確的方式落地,才是這條路能否走通的關鍵。以下是他的演講內容節選: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我是陳旭東,非常榮幸能夠參加今年的中國智能產業論壇。這次論壇的主題是"數智時代 智創未來",結合大會主題和IBM的自身定位,我的發言題目是:攜手"智創"可持續未來。我們希望與客戶和合作伙伴一起,結合客戶與IBM的創新技術和行業專長,通過數字化轉型等手段,共同開創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IBM就廣泛而深入地參與了中國的信息化建設,從最早的"三金工程",到金融行業的現代化。
而各行各業的信息化進程,大概在2000年前后開始。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將主要流程系統化,一個經典案例是聯想率先于2000年在國內成功實施了ERP,為聯想后續業務的快速發展,以及后來的全球化奠定了堅實的信息化基礎。
經過20多年的信息化建設,許多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已經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統;但多數CEO和領導團隊面臨的共同挑戰是:想做些創新,或開拓新的業務,卻發現IT系統不給力,各種數據分布在不同系統中,想把相關的歷史數據找出來、放在一起來分析都很難;就算數據找到了,數據結構可能各不相同,接下來要怎么分析和利用這些浩瀚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每年還在翻倍增長。
這就是為什么數字化轉型是大家探討的熱門話題。大家都希望通過數字化轉型來加強業務、產品和服務優化,提升數據價值,讓信息系統不再是業務發展的瓶頸,而是引領企業創新變革的動力。
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的過程,既是不同發展階段,也是一個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迭代過程。我們也必須看到,很多企業還處于信息化的階段。
從更技術的角度看,我們面臨的挑戰可以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那么,IBM談數字化轉型、幫助客戶加速這一進程的底氣從何而來?
第一,IBM是為數不多,甚至可以說業界唯一具備整合服務、軟件、系統的廣度和深度的科技企業。IBM的創新技術+行業專長,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兩大支柱業務:IBM 科技事業部和IBM咨詢。IBM咨詢集合三十年的全球行業經驗,具備為客戶提供業務轉型、技術咨詢和應用運營的"全棧式"咨詢服務能力。
第二,更大的底氣則來自于IBM在中國市場數十年的深耕,以及客戶對IBM技術和服務的信任。比如,全國排名前十的銀行、十大汽車集團中的六家、十大電子制造商的五家以及二十大連鎖零售企業的十家,都是IBM的客戶。
今天,企業級軟件是IBM的戰略重點。為了迎接混合云時代,早在2018年,公司就決定收購混合云平臺的領導者紅帽公司,并在2019年以340億美元完成收購。
基于紅帽開放的OpenShift混合云平臺,IBM逐漸將軟件產品轉型為適合混合云時代的IBM Cloud Pak混合云軟件包。讓企業真正實現了核心工作負載的"一次構建,隨處運行",并根據客戶需求不斷調整、升級。通過對客戶需求的深度挖掘,IBM已經 推出了六大混合云軟件套裝,即:數據及人工智能、業務自動化、網絡運營自動化、混合云應用集成、混合云監控運維、混合云安全。
除了創新技術外,IBM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創新的方法論。這張圖介紹的就是在業界廣受好評的IBM車庫創新方法論。大家知道,車庫文化是硅谷創新精神的代表,蘋果、惠普、亞馬遜、微軟都在車庫誕生。
IBM車庫創新方法論是以商業效果為目的的一種創新方法,將人員、場地和方法論規范地結合到一個創造性的環境中,以最佳實踐為基礎,以技術為支撐,和用戶一起開展設計思維工坊。IBM車庫創新方法論可以用于探索商機、團隊能力建設、發現企業痛點、實現文化轉型,以初創企業的速度,實現成熟企業的創新。
我們欣喜地看到,與IBM車庫創新團隊合作過的全球客戶,他們的企業產品上市的速度提高了67%,創新構想增加了10 倍,投產項目數量增加了6倍,同時也獲得了高達102%的投資回報率。在中國,IBM車庫創新團隊在過去的一年里深度參與了超過140位客戶的數字化轉型之旅,覆蓋21個行業;舉辦了60多場設計思維工作坊,并促成了50多個MVP(最小可行性產品)示范產品的落地。
近年來,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企業的戰略方向。IBM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了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接下來,我分享一個真實的、與客戶全方位攜手共創的案例——一汽大眾。大家知道新能源汽車是"新藍海",一汽-大眾面臨的挑戰并不在于制造規模上,而是軟件開發。一汽-大眾希望實現軟件與外部服務生態系統(流媒體、停車、充電和導航等服務)的無縫集成。即使每個元素中的軟件不斷快速演變,這種無縫集成也能繼續保持。
借助 IBM 車庫方法論,IBM 幫助一汽-大眾組建并培訓了一支設計思維和敏捷運營方面的數字化創新團隊;這支超過150名成員的創新團隊,成為了推動內部數字化轉型的生力軍。
IBM將繼續秉承"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的企業文化,為中國企業做大、做強、走向世界提供可信任的咨詢服務和軟硬件技術。我們希望依托廣泛的生態系統,與更多中國企業攜手"智創"可持續未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