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9月13日 /美通社/ -- 全季酒店作為華住集團旗下中高端品牌,以東方·適度·人文的生活方式深受住客喜愛,其中小米生態鏈企業-未來居打造的智能客房,可語音控制燈光,電視,窗簾,空調等設備,為消費者提供入住新體驗,并成為全季酒店4.0標配。
疫情持續,行業承壓,智能化升級成為酒店行業重塑產業形態的共識。各大酒店集團紛紛加大智能化投入,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有89.9%的酒店集團增加或維持了科技創新投入比例。以華住、錦江、首旅、格林等為代表的頭部酒店集團,持續在信息化系統和智能技術應用上增加預算,華住集團更是要求旗下5700多家酒店強化推行智能化無接觸服務。
一、優化服務效能
"小愛同學,早上好",客人在全季酒店智能客房醒來,開口說話就能打開窗簾、燈光和播放音樂,在柔和的晨光里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全季酒店客房應用竹、松、木及大規模的留白藝術,在布局上應用簡潔的線框,呈現明亮素簡氛圍,契合年輕化商旅客群對于品味和調性的追求。
當客人處理工作事務時,客人可通過小愛語音智能管家設置工作提醒,例如"小愛同學,30分鐘提醒我進行電話會議",輕松安排時間;在會議期間,還可通過智能面板一鍵實現本地聯動,比如通過"窗簾"按鍵開關窗簾,"射燈"按鍵調節燈光,讓客人收獲親切而舒適的感受。
傳統酒店場景里,高品質的服務需要依賴服務人員的個人經驗、能力以及素養,這其中,不僅是經營成本的增加,更是不可控因素的變量。基于智能化產品,全季酒店4.0優化人員配置,基礎工作由智能化產品完成,將服務人員從重復工作中解放出來,為客人提供有溫度、個性化的服務,二者合力,提升客人滿意度和酒店品牌價值。
尤為值得強調的是,全季酒店4.0智能客房內所必需的硬件,例如網關、窗簾電機、智能面板、萬能控制器等均由未來居自主研發,這樣就意味著客人的智能體驗從底層就有了保障,滿足了全季酒店4.0以客人需求為導向,以體驗為優先級的產品訴求。
二、科技助力降本增效
當前,酒店行業不僅有市場下行、成本高企的壓力,還有雙碳戰略的責任,節能降耗成為酒店持續發展的經營要義。然而當客房關閉房門,酒店是無法感知客房情況的,無法感知便無法提供服務。未來居CEO李維剛此前表示,智能化系統就如神經系統,各類傳感設備感知客房有人無人、客需客訴、設備狀態、室內溫濕度等需求,物聯網通訊技術建立連接,大數據明晰服務需求,助力酒店運營決策,提供按需服務。
以客房有人無人識別為例,智能客房內人體傳感設備可精準判斷客房有人、無人。當客人無人入住時,自動執行斷電、關閉室內照明及空調等設備,此舉可幫助酒店節約能源。另外,依托未來居智能化產品,晚上客人熟睡后,空調會自動調節溫度,例如由睡前的22攝氏度調至熟睡后的26攝氏度,既擁有舒適的睡眠體驗,還起到節能降耗作用。
實驗數據顯示,當空調開啟制冷時,空調每調高1攝氏度,能省6%~17%的電量。按空調平均能耗1Kw,每小時電費1元,夜間長度8小時,酒店入住率60%計算,每100間客房可節約電費12.7萬元,降耗24%,這是酒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抓手。
三、多元化復合空間
流連"客聽",看書、喝茶、選好物。作為現代都市的第三空間,全季酒店4.0大堂不僅開放給住客,也對附近居民開放,在擴散品牌傳播的同時,有效增加非住客群體帶來的酒店收入。正所謂"色香味美,無一不佳",全季酒店4.0的青松、禪茶、自助早餐、洗衣房、健身房、會議室等設施,構建全季酒店4.0特色風格,是酒店自身產品力的寫照。
據華住集團官網介紹,截至2022年6月,全季酒店已遍布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200+個城市,1500+家門店。"后疫情"時代,突破經營瓶頸,找到生存與發展的空間,未來居期待與酒店行業攜手共筑數智生態。